新民市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图为新民市兴隆堡温泉。(资料图) 赵桂华摄
有这样一个村子,大力发展暖棚蔬菜和深加工,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催生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子。
早在5年前全村就实现了温室大棚全覆盖,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棚菜第一村”,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并成功走出国门销往韩国、俄罗斯。该村已经成为吸纳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大市场,有3000多外地人在此打工,该村村民纷纷变身为老板。
目前该村道路、公园等基础设施,集中供气、供水、供暖等公共服务均已城市化,村文化活动室、卫生所等一应俱全,1003户村民全部住进新楼房。
这个村子就是沈阳新民市方巾牛村。1月12日沈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沈阳市人大代表、沈阳新民市市长邢鹏向记者表示,作为国家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市,新民市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试点的重要基础,把产业融合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的重要抓手,按照一产是基点、二产是重点、三产是亮点的思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民市以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沈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初步形成了以梁山西瓜、大民屯蔬菜、新农寒富苹果、张屯鲜玉米、大红旗花生为重点的五大主导产业规模生产区域。全市符合一乡一业标准的专业乡镇达到8个,一村一业村达到93个。
加快农事企业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农事企业总数达到6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24家,带动农户25万户。恒丰源生猪屠宰、成达肉鸡、方驰农业产业化、德宝食品、福来食品等重点农事龙头项目顺利达产,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近几年,沈阳新民市的乡村游、农家乐等旅游产业搞得红红火火。开发了“赏千亩荷花、观马术表演、逛文化奇园、揽辽滨古塔、品梁山西瓜、尝新民血肠、泡兴隆温泉、看蒲河美景”等特色旅游产品。以大民屯镇方巾牛村万亩蔬菜大棚、周坨子镇3万亩蔬菜大棚、新农3万亩寒富苹果、大喇嘛1万亩草莓为重点,举办以收获葡萄、草莓等农产品为内容的观光、度假、体验、采摘等旅游活动。以前当堡等乡镇为重点,开展马家套等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活动。通过开发一系列农事休闲产业,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320万人次,营业收入实现4.5亿元。
此外,新民市全面推进产城融合。以新民新城、胡台新城、兴隆温泉城等重点区域为重点,大力发展包装印刷、医药等产业,强化产业发展基础,提升重点区域承载力、辐射力,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产业支撑。
下一步,新民市将按照《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要求,推动产业转型、加快城市转型、探索社会转型,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优化城镇化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PPP模式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县域城镇化发展样板区、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