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虚假脱贫”是最大的不负责任)
今日(3月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全体会议向中外媒体开放,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是最大的不负责任,最后脱贫不脱贫一定是农民作主。
新华社记者提问:我们得知湘西十八洞村已达到脱贫标准,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地方,目前就湖南全省而言,脱贫形势如何,怎样保证2020年全部脱贫,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怎样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
杜家毫回答说,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精准扶贫,他印象最深的是三句话:发展产业从实际出发,公共服务要全覆盖,决不能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湘西十八洞村。
在杜家毫看来,到目前为止,总书记讲的这三句话,仍然是我们扶贫的关键。其中,公共服务全覆盖中央财政都已全部做了安排,主要是我们各级政府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能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就是教育,教育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一定要把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放在各级领导干部心中重要的位置。我们不能仅看当前的脱贫,更要看将来的脱贫步伐,如果孩子能上学了,有知识了,贫困就不会代际相传。当然,最难的是发展产业扶贫。
杜家毫说,很多贫困户由于各种原因,有的缺知识、有的缺能力,怎样通过产业把农民组织到农业产业化体系上来,或者给农民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才是关键。如果说有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关键也是看当地有没有把产业搞起来。如果这个地方没有把产业搞起来,农民的脱贫是一时的,可能今年脱贫了,明年、后年又戴上贫困的帽子了。
对此,湖南把脱贫的重点放在产业上,还提出一个“四跟四走”。杜家毫说,所谓“四跟四走”就是要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发挥农村的党组织和能人的作用,把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到市场需要的农产品,也包括其他产品的开发上。让农民既有土地的收入,又有劳动的收入,加入合作社以后又有新进的收入,这样农民的脱贫才能持久。
杜家毫认为,一项目标提出来以后,大家都希望快一点完成目标,这种心情是好的,但习近平总书记再三提醒一定要实事求是,脱贫既要“快”,但更重要的是“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湖南已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还建立了明察暗访督查制度,真正让干部深入到农村去,最后脱贫不脱贫一定是农民作主。
去年湖南上报的脱贫人口数量是125万人。杜家毫坦言,他不敢保证这125万中间有没有数字脱贫的现象,“可能会有一点,但不会是主流。”
杜家毫明确表示,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是最大的不负责任。今后湖南将更加注意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相关链接
“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资金跟着贫苦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模式。(人民之友杂志社 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