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娱乐 > 正文

开弓没有回头箭,每个电影项目都是冒险

最近三年,电影行业大起大落,资本蜂拥而至又一哄而散,原本能轻松拿下十亿票房的题材和类型已经鲜有人问津,原本被看做“冒险”的题材却能取得惊人的成绩。

电影市场在变化,这不仅体现在题材和类型的更迭上,也体现在电影背后的公司上。2017 年,排名前三的国产电影,都不是传统的几家大电影公司主导,新电影公司做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地位不像先前一样来自资本,而是来自市场转型时期对内容变化的敏感。

新丽传媒便是去年表现不错的“新公司”。去年,新丽传媒出品了四部电影,《情圣》、《悟空传》、《羞羞的铁拳》和《妖猫传》,2017 年获得 39 亿票房,每部电影都在 5 亿以上,即使被看做“失手”的《妖猫传》,也因为不错的成本控制而收回成本。

这是一个足够亮眼的成绩,但却并不足以让新丽电影 CEO 李宁安心。

《悟空传》和《妖猫传》都没能获得应有的成绩。纸面上来看,它们分别是暑期档和贺岁档最有竞争力的电影,每部电影都有着高人气的主演,也有华丽的特效和奇观场面,但最终《悟空传》票房不足七亿,《妖猫传》的票房甚至不如《情圣》。

“电影行业很多时候就是在赌,没人能打包票说,我这片子一定能赚。”李宁在接受 36 氪采访时说。

互联网公司开发产品时,可以小步试错,快速迭代,但电影却是“一锤子买卖”。电影立项之后,通常要在一到两年之后上映,而这段时间里,可能观众口味变了,可能有新的“王者荣耀”让人不再想出门了,可能某个主演因为某些事情声名扫地……

即便二月份的票房已经超过百亿,打破单一市场单月票房的世界纪录,电影依然是一个需要谨慎的行业。

不过,即便存在这些风险,李宁依然觉得,电影行业值得继续做下去。

中国票房依然有增长空间,“中国现在有世界上最多的电影院,但观众还没完全养成观影习惯,还是有市场潜力的。”

资本也还没放弃电影行业,“资本现在是在观望,现在势头好,也会有一些资本逐步进来,未来两到三年还是能有资本红利。”

而且观众也需要电影,“虽然我们没法预测观众的喜好,但是观众会喜欢好电影,不论什么类型。”

以下是 36 氪与新丽电影 CEO 李宁的对话(经 36 氪编辑整理):

36 氪:《妖猫传》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但票房并不尽如人意,是观众不再喜欢这一类电影了吗?

李宁:《妖猫传》在日本卖得很不错,但大陆票房的确没有达到预期,因为它本身是有观影门槛的,观众需要知道一些唐代的事情,知道白居易、李白,知道唐玄宗、杨玉环,而且,凯歌导演要表达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也不方便一些观众理解。

在宣传时候,我们会设法让门槛低一些,但我不觉得,要为了照顾所有观众的感受,就可以降低电影的审美标准。如果你降低审美标准,降低工业标准,那么可能你可以卖更多钱,但将来你只能是在国内自娱自乐,没法走出去。而且随着观众口味提高,他们早晚会抛弃你的。

36 氪:以前古装片很受欢迎,但现在的观众更喜欢现实题材影片,这一转变也就是近两年发生的,而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可能就要 18 个月,你们要怎么跟上观众口味的变化?

李宁:我觉得制片公司不可能控制几年以后观众的喜好,不可能知道几年后观众消费习惯的变化,也不可能知道今天这个演员到时候还红不红,而且就算你拍到一半时候,一个演员出事不红了,你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所以在先期立项和剧本把关时候要慎重,多磨一磨,但开始之后,如果市场产生了变化,请问可能重新拍吗?在哪个国家都不可能。哪个银行、哪个六大的公司能投钱,说这个你拍的东西观众不喜欢,所以我们要重拍?他们愿意,保险公司也不愿意。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顶多做到微调。

36 氪:怎么微调?

李宁:在我的角度,主要是把控电影的市场定位,让卖点更突出一些。不论你卖什么,都要把它极致化,比如你这部电影卖的是故事,还是情怀,还是人文?这些都要明确,毕竟电影公司也要赚钱。

其他的制作上的事情我们有制片团队负责。我们是以曹华益先生(新丽传媒董事长)为首的项目中心制,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制片团队,制片团队都有各自擅长的一面。

36 氪:应对这种不可知的变化,新丽会有哪些策略?

李宁:在电影生产上,我们会灵活搭配周期长的项目和周期短的项目。一般来说,一部电影的拍摄也就三四个月,主要时间花在后期的剪辑、音效和特效上。大片的后期会更麻烦,现实题材后期会更快一些。像《情圣》是 2016 年六月开拍,(2017 年)元旦我们就上了,《妖猫传》差不多是 2016 年八月开拍,过了一年多才上。

后面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稳定,每年都要有一定数量的精品作品,没有创作大小年,类型上也要更加丰富。此外,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导演、制片人、编剧,需要更多项目开发、策划来制作更多的作品,来丰富新丽电影的“蓄水池”。

虽然观众的喜好没法预测,但一个总体的趋势是,他们越来越喜欢好内容,顺着这个方向走就可以了。

36 氪:现在电影口碑对票房影响越来越大,那么在电影上映之后,会针对口碑来调整宣发策略吗?

李宁:映后的发行没宣传重要。发行能做的工作可能就是追加一些票补。在观众还在犹豫要不要去电影院的时候,通过低价票来刺激他们,他们会觉得,即使看了,我也没有太多经济损失。口碑维护会更重要一些。比如会找一些 KOL 来对电影解读,多约一些稿,多来一些解读和吹捧。

不过说实话,我个人坚持认为,首周两三天之后,你做的工作基本就无效了,只是依靠影片真实口碑和品质来延续电影的生命。有些电影上映一个月,上座率还是很高,那我认为这其实是前期宣传不到位,被市场低估了。但多数影片,首周之后,命运就已经定了。

36 氪:现在院线对口碑反应也越来越快了。

李宁:不是对口碑反应快,是对上座率反应快。以前是没法灵活调整排片的,先前电影院都是单厅,最多是一个大厅配一个小厅,像电影资料馆一样,而且节目源少,拷贝数量也少,所以拍片之后就固化了,很难调整,一般也就是一周调整一次。现在都是多厅电影院,而且是数字硬盘,很容易拷贝,只要有密钥就可以放,所以在节目的选择上和影片的调整上就更多的灵活性。

现在电影院可以随时调整第三天甚至第二天的排片,口碑影响上座率,影院经理就根据上座率随时调整。他们会随时监控预售情况、上座率情况,也会看媒体和自媒体上的评价,综合种种因素来决策,只要还没有开售就都能调。

以前电影宣传好,那么可以保证一周的票房,现在只能保证一两天的票房。一两天之后,观众就不会再有盲目的选择。

36 氪:现在电影市场好像又迎来了好时候,在这种时候你会担心哪些事情?

李宁:我最近在苦恼两个事情。一个是中国的电影消费很像旅游消费,比如春节、国庆都是电影消费旺季。但这样的话,就意味着它还不是常态消费,一轮火爆之后,马上就有一轮放缓,比如接下来的三四月份,还有暑期和国庆之间的九月份。这会导致所有的电影都会聚集在有限的几个档期里,这样会产生内耗,而且不是所有电影都适合在春节上映,但它找不到更合适的时候上映。

再有一个就是成本问题。现在电影成本太高了,高得不合理。这个成本是综合成本,包括剧本、IP、制片、演员,也包括宣传、发行、票补,都太高了。所以现在我觉得哪个项目风险都很大,不管是几亿的,还是小几千万的。

36 氪:这种风险会不会让一些投资人不愿进来?

李宁:资本确实没那么热了,因为它看到了风险,所以显得谨慎。但我认为,最近两三年,还是会享受电影红利——比如大量的电影院就是资本推动的。

而且,现在市场还在扩张,单日票房达到 12 亿多——这差不多是我刚参加工作时一年的票房——《战狼 2》一部电影票房也能达到 50 多亿。要是从这个角度回推,说明我们是可以投资拍摄一部 20 亿的电影,也就是 3 亿美元,这相当于好莱坞最顶级的制作了。

资本在观望,但是没有放弃,我觉得现在还是会有一些跨界资本进来,像以前的万达就是跨界,现在腾讯、阿里也都在跨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