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娱乐 > 正文

“掌门人”换了,影展咋办?

本报特约记者 吕 克

“这可能是我们这个团队做的最后一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19日结束之前,影展创始人、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突然宣布的这条消息,让人颇感意外。放眼全球,组织和举办国际影展都是一项大工程,作为“掌门人”的影展主席(总监、创始人)责任重大。掌门人的风格也会深刻影响影展的取向偏好。

以全世界最古老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为例,在“中国通”马克·穆勒担任主席的2004年至2011年间,威尼斯对华语电影格外青睐:不仅《三峡好人》《色戒》夺得金狮奖,多位中国导演还入围及担任评委。马克·穆勒曾是威尼斯亚洲区选片人,也担任过瑞士洛加诺电影节主席,他利用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熟悉把中国电影逐步介绍到欧洲,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他也担任过平遥国际电影展选片顾问,把每年各国优秀影片引入中国,他的角色已不局限于单个影展的掌门人身份。

要把一个电影节打造成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盛会,需要几代掌门人的积累。2011年阿尔贝托·巴贝拉从马克·穆勒手中接过威尼斯电影节指挥棒后,入围影片数量精简,华语片降温;好莱坞电影则越来越多,几乎成为奥斯卡风向标。同样,柏林电影节在前主席迪特·考斯里克掌权下,18年来一直坚持对政治题材的敏感以及对新人导演的扶持,甚至不惜为了维护“艺术本身的水平”,拒给女性主创“额外提名机会”。考斯里克卸任后,今年继任的两位年轻总监——意大利人卡洛·夏特里安和荷兰人玛丽耶特·里森贝克一上台便锐意改革,不仅新设旨在鼓励前卫影片的“奇遇单元”,还取消传统的“最佳男/女演员奖”,开创表演奖项“去性别化”先河。而作为全球第一的戛纳电影节,在上一代主席吉尔·雅克布手中蓬勃发展,20多年来挖掘了一批各国优秀导演,同时通过成熟的国际化运作把戛纳从业内盛会提升至全球娱乐界盛事,确保其电影节龙头地位。雅克布虽已退休,但好在他的“接班人”、艺术总监蒂埃里·福茂能够延续风格,没有像其他影展那样“人走政息”。

这些电影节之所以会出现不同风格和偏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影产业受行业竞争和新媒体的内外冲击,电影节如因循守旧很可能会被淘汰——马克·穆勒时代的威尼斯影展之所以向中国靠拢,是因当时欧洲市场萎缩,中国电影市场崛起;巴贝拉时代的威尼斯影展向好莱坞“抛媚眼”,则因面临多伦多电影节的竞争,不得不争夺好莱坞大腕的眼球效应。另一方面,好莱坞对年轻导演和创意的渴求,也推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这些年的迅速崛起。而曾作为全球最重要电影节之一的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近些年却因经营不善陷入破产危机,成为全球影展的一个负面例子。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