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龙港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暨撤镇设市两周年新闻发布会。2019年9月25日,龙港撤镇设市,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也成为浙江最年轻的县级市。
两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全力推进龙港建设“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基层治理样板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交出了龙港撤镇设市两周年高分报表。
探路!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改革示范窗口
两年来,龙港始终坚持“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改革方向,全面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率先建立“全域城市化、农村社区化、就地市民化、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探索形成由镇村到城、建设新型城市的龙港模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奠定了扎实基础。龙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4.16%提高到96.89%。
“我们创新推出了‘大部制’2.0版,推动大部制从‘物理融合’向‘化学反应’转变;联动实施全省首个全领域‘一枚印章管审批’和全国首个县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缩短了办事时限、优化了营商环境,得到了群众和企业的广泛认可。”龙港市委书记郑建忠表示。
通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龙港市已形成了大部制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等十大标志性改革成果,实现了以40%的行政资源高效承接100%的行政管理职能,龙港改革探索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典型案例,“龙港经验”正在全国复制推广。
改革!全力打造县域治理现代化全国标杆
作为全国唯一不设乡镇街道的县级市,如何让“市直管社区”高效运转,是龙港打造样板区的核心要义,也是推动龙港改革的重点难点。
两年来,龙港市大胆探索、创新实践,率先建立社区联合党委、社区联勤工作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全面打破以往“块抓条保”的固定思维和模式,由“社区吹哨”发现问题派单,部门1个小时内受理吹哨事件,2个工作日内结案反馈,实现服务管理直接落地、矛盾纠纷一线解决。据悉,该机制已累计办理“社区吹哨”事件1300多件、办结率达98%以上。
不仅如此,为有效破解“小班子大担当”的难题,龙港按照“政府可转移、社会力量可承接”的原则,深入实施“一张清单转职能”改革,编制行业管理、社会救助等154项政府职能目录,面向全国社会组织转移,全力打造多元共治龙港模式。
此外,龙港市还从数字化改革的“大场景、小切口”入手,建立智慧交通、智慧应急、智慧城管等一批多跨场景应用,搭建“多中心多平台合一”的市管社区数字化协同平台,形成“一张智网管全域”数字治理模式,实现“反应快、审批简、效率高、服务优”。
奋进!全力绘就高质量发展共富图景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两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龙港改革发展,建立协同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全面助推龙港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省级经济开发区成功获批,省级印艺特色小镇提速建设,50亿居然之家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签约。”温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建明介绍,龙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上半年,龙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76亿元,两年平均增长7.5%,增速排名温州市前三;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9.3%和33.0%。
通过撤镇设市,龙港城市面貌实现了从镇到市的新跨越。“我们围绕构建温州大都市区南部中心城市,规划形成了‘一区两园六组团’全域城市化空间格局。”郑建忠表示,同时,开工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国际教育未来社区、龙湖公园等功能性区块和标志性项目,全力打造“一轴三带、五湖十景”城市新界面。
两年来,龙港市按照市级标准、市民待遇,全力推动“全域城市化、农村社区化、就地市民化、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同规同网、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6,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下一步,龙港将持续探索出一批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可实行、可复制、可推广的龙港经验、龙港模式,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性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基层治理样板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林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