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故事 > 正文

贵州威宁:“三措并举”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好办事

党史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威宁县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聚焦搬迁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问题,以保教育、医疗、就业后续扶持工作为重点,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三措并举”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办实事,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筑牢教育基础提供坚强保障

威宁县第十一中学的学生认真听讲。

教育是重中之重,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贵州省威宁县紧紧抓住辍学生清零、学生资助应助尽助和问题动态清零“三条底线”,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教育体系建设保障,不断加强教育经费运行和优质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全力提升办学条件保障,努力为易地扶贫搬迁点搬迁群众子女提供高质量教育教学服务。

“我们学校的环境优美,教室明亮、操场宽敞,老师和同学都特别热情友善,我非常喜欢这里。”谈到对学校的感受,第十一中学八年级学生邓羽馨赞叹道。邓羽馨一家五口是2018年底从羊街镇深山里搬迁到县城,告别了家乡的老房子,同时也告别了那条让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上学路。在家门口就读的她,享受优质教学的同时,住宿补贴等教育资助一样没落下。

目前,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在安置点周边就学13324名,确保搬迁户子女入学得到全面保障。

优化医疗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服务站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填写就业推荐资料。

为保障搬迁群众病有所医,贵州省威宁县进一步优化现有医疗资源,着力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搬迁安置点新建妇幼保健院1所、社区服务站3个,建成社区卫生室7个,新增两万人安置点新建社区卫生室3个,通过优化医疗资源满足搬迁群众就医需求,将服务群众“最后1公里”落到实处。

为全面落实搬迁群众医保政策,搬迁户搬迁后已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由合医办切实做好搬迁对象的医保转换和医疗费用报账工作。搬迁群众就医时还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等便利,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保障平均水平达到90%以上,门诊报销比例不足90%的按90%补足,住院报销比例不足85%的按85%补足,余下部分按政策解决,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医难题。

强化就业服务增加收入保障

雄山街道易地扶贫搬迁扶贫车间里群众正忙着抓生产。

为引导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贵州省威宁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要求,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打造就业“服务链”,在每个安置小区设置服务站,为搬迁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和社区管理等服务,使他们在经济收入上有了保障,切实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

广州番禺区帮扶威宁县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招聘活动在开华街道开华家园举行。“生意还是可以的,除掉物业费、房租费各样成本,一个月还有两千多元的进账,我很开心。”文亮芬满脸喜悦地说。讲起现在新生活,文亮芬一连串说了几个“好”,现在她的两个孩子也完成学业,成家立业,一家人都稳岗就业,生活越来越好。

“我们通过劳务输出,让大约4600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就业,通过县城周边的蔬菜产业基地,解决用工12000人左右。在我们的每个安置小区都建了一个手工扶贫车间,能够解决用工人数700人左右,通过公益专岗解决300人左右的就业难题。”贵州省威宁县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夏辉说。

目前,贵州省威宁县易地搬迁群众共有66565人,劳动力32130人,推荐就业27151人,就业率达84.5%。(图/文 李玉香)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