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早”字当头。
及时召开抗凝冻保民生会议,成立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乡镇、各村支两委对辖区内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取暖用电以及疫情防控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针对道路结冰等情况及时汇报,并采取临时封闭或放置“凝冻路段、车辆禁止通行”提示牌等方式告知过往车辆及行人,严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同时,提前组织储备防灾装备物资,精心组织抗灾救灾队伍,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准备工作。目前,已准备防滑砂300立方米,工业用盐22吨,撒盐车1辆,除冰铲50余把,手套1000双,防滑链条24条,警示锥30余个,标示标牌50块。
二是“干”字为先。
组织工作组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关心五保户、空巢老人户、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防灾避险、防寒取暖和基本生活救助情况,特别是孤寡独残户家中米、油盐、柴火、饮水等物资情况,并向其赠送棉衣棉被、粮油等物资,切实保障好贫困群体温饱等实际问题,确定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同时,组织全县领导干部对重点路段、桥梁、急弯、陡坡、县域人员密集路段进行撒盐、清扫积雪等除冰作业,投入车辆4台,人员1520人次,融雪剂8吨。截至目前,共走访重点人群380余户,发放大米362余袋,食用油18桶,棉衣90件。
三是“守”字为责。
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到岗到位值班及备勤制度,加强值班管理,确保值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严禁空岗、离岗、脱岗。严格执行信息会商报送制度,一旦发生重大灾情险情,第一时间报告值班县领导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审核后按程序上报,确保信息报告及时准确无误。同时,设置21个观冰点,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做好应急各项准备工作。截止目前,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启动抗凝冻应急响应,尚未发现重大险情报告。
四是“享”字为介。
组织县气象、应急管理、水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旅游等相关部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及突发事件信息共享、联合会商、协作防御和联动处置机制,提前预判雨雪天气发展趋势,做好风险排查,利用县政府网站、雷山微政务、党员先锋、微信、QQ、抖音、村村响等宣传平台及时发布气象信息、黔东南即时高速路况信息、黔东南即时普通道路路况信息、凝冻天气行车指南等,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全民防灾避险意识。截至目前,全部宣传平台累计发布气象信息156482条,黔东南即时高速路况信息38521条,黔东南即时普通道路路况信息46625条、凝冻天气行车指南125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