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含山县召开全县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暨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会上解读了《含山县制造业三年倍增五年翻两番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产业突破、生态赋能、科创支撑、双向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在打造长三角“白菜心”上当先锋、做高地,突出制造业拉动作用,实施制造业三年倍增五年翻两番行动计划,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美好含山。
明确了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倍增目标。到2024年底,确保在202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90亿元。到2026年底,确保在2024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180亿元,力争突破200亿元。
为了实现主要目标,《方案》提出要实施4项行动,细化了12项主要路径。
实施项目强基增量行动——
推动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对企业实施符合含山县产业发展导向的技术改造项目分三个档次给予补助。
2022—2024年,年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个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幅25%左右,累计投资总额达188亿元,形成产值增量120亿元。
加快重大项目落地达效:
全力推动汉神机电、贝斯特、福霆装备等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全力保障三基、辉晗、鸿盛动力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
2022—2024年,年均实施35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年均投资达70亿元以上,形成年均产值增量60亿元以上。
到2024年底,制造业重大项目累计投资额达到210亿元,形成产值增量190亿元。
强化“双招双引”项目投产:
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充分发挥驻外招商分局和产业招商小组作用,及时兑现招商引荐人奖励政策,落实招商项目镇、园区利益分享机制,深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
到2024年底,新投产5000万元以上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90个,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累计形成产值增量100亿元,力争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4个,努力招引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
大力实施“吴楚英才”计划,出台人才新政配套细则,常态化开展“万名大招工”活动。
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
大力培育龙头领军企业:
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到2024年底,推动海立精密铸造、同兴环保、威达环保等营业收入达10亿级企业10家。
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每年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家。
鼓励小微企业上规模:
持续开展“大手牵小手”产需对接活动。
建立成长型小微企业重点培育库。
到2024年底,净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90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50家以上。
提升企业亩均效益水平:
深化以“亩均绩效”为主要依据的企业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2022—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3%。
实施产业赋能提升行动——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到2024年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
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
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到2024年,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10家以上,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诊断全覆盖。
实施园区创新升级行动——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全力构建“1+4+N”现代产业体系,发挥中铸协等专业机构作用,持续开展铸造产业整治提升,稳步推进产能置换,打造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绿色智能铸造特色产业集群。
以绿色智能铸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培育壮大汽车零部件、制冷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提升园区产业能级:
围绕“绿色·智能”铸造产业,实行“延链、强链、补链”专项工程,推行“链长制”,着力提高绿色智能铸造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增加值率、经开区亩均税收等高质量发展指标。
2022—2024年,绿色智能铸造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不低于20%,增加值率提高到28%,含山经济开发区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5%以上。
到2024年,形成若干个产业链条完整、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强、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
共建产业合作平台:
到2024年底,产业合作平台累计引进并建成投产制造业项目50个以上。(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