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故事 > 正文

佛山:爱心接力传温情 暴雨中全城上演一个个感人故事

\

6月8日,三水区市民与消防官兵、医护人员一齐将昏迷男子抬往救护车。图片来源:佛山日报见习记者黄妙哲摄

\

8日,禅城区金马剧院附近路面出现严重积水,佛山日报记者黎汉沿搀扶一位老婆婆涉水过马路,并细心提醒她注意面前的障碍物。图片来源: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成员风中剑客摄

\

高明民兵连续奋战13个小时后累倒在堤坝上。图片来源:高明区人武部供图

\

6月8日,西樵镇儒溪村临时抢险队装运沙包垒墙围堵溢出河水。图片来源:西樵镇宣传文体办供图

\

更合镇白洞村委会鹿田村全村断水,更合派出所第一时间派出消防车,运送净水供给村民使用。图片来源:高明公安供图

6月8日凌晨1时,雨点宛如小石头般“哗啦啦”地敲击窗户。“有人吗?快醒醒!”高明区更合镇悦塘村的积水逐渐没过了小腿,门外的民警肩膀淋湿了一片。夜色中,他背着一名85岁的老人小心翼翼地走出巷口。

台风“艾云尼”席卷风雨而来,无论是转移了一个又一个受困群众的民警,还是连续奋战13小时坚固堤坝的民兵,抑或是积水中勇救昏迷男子的医生、自发堆垒沙包堵截河水漫溢的村民……在这场声势浩荡的暴雨中,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

抢险 连续奋战

6月8日中午,高明雨势开始减弱。眼看沧江河的水位不再攀升,高明区人民武装部部长肖平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歇息。”指令发出后,几名民兵瞬间瘫倒在地,就在刚刚垒起的沙袋上睡着了。

他们的身后,延伸着一条长近300米、由无数沙袋垒起的坚固堤坝。

时间回拨到6月8日凌晨,在连续强降雨的影响下,沧江河明城段水位开始迅速上涨,到8日14时前后,沧江河明城段水位已达到7.89米,超过了6米警戒水位。上涨的洪水朝着大堤顶部快速逼近,严重威胁周边数千群众的生命安全。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接到区三防办通报后,这支凌晨2时40分完成集结,刚刚在更合镇、杨和镇成功撤离百余名受困群众的队伍,没有一刻休息,马不停蹄地朝明城险段赶去。

沙袋不够,民兵们就扛起铁锨到附近坡地挖土补给;路遇树枝阻拦,就拿起电锯开路;小道泥泞难行,就一起合力推拉,将满载沙袋的小车推上大堤……

6月8日15时,洪水攀升的步伐终于被遏制了。这时,民兵们已为抢险救灾工作连续奋战了13个小时。

暴雨围城,不仅仅是民兵冲到了一线,还有无数村民,为了乡亲邻里的生命财产安全,自发冲锋陷阵。

6月8日上午9时,西樵儒溪村与九江镇交界的河涌闸口水位出现满溢,临时抢险队马上出动。每个沙包重约50斤,大家装运、堆垒分工协作。儒溪村民多从事种植、养殖,看到抢险队在奋战,附近农户也放下了自家的鱼塘和田地防护工作一起帮忙。“他们自己的鱼塘、耕地都没处理好,觉得河涌闸口的事态更紧急,就先赶过来了。”西樵镇儒溪村党委委员陈海泉说。

经过一个小时的奋战,一堵1米高、6米长的沙包护墙守住了闸口。刚刚在雨中争分夺秒的“战友们”又默默各自散去。

助人 民众雨中合力抢救昏迷男子

暴风雨中,三水上演了一场爱心接力。

6月8日早上,在三水区西青大道和建设一路交汇处,三水区人民医院产科医师郭玉莲提着早餐正准备上班。突然,身边一名持伞的中年男子昏迷摔倒在地。早餐一扔,郭玉莲赶紧和街坊扶起这名男子,将他抬到附近的便利店。老板见状拿出纸箱摊平铺在地面,让他平躺下来。

这时,三水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主治中医师黄高莹听到了路人呼救声,迅速拨开人群,和郭玉莲轮流开展心肺复苏抢救。

“抢救一阵后,男子呼吸有所恢复,但是一停下来就慢慢微弱了。”两人满头大汗,一刻也不敢停歇。时代城小区物管人员李磊也和同事赶到了现场,并将抢救情况发至业主群,寻找知晓医护知识的业主。8时许,多名住在附近的三水区人民医院医生不约而同地加入了抢救队伍。

李磊等人还分工配合抢救行动,一人留在现场维持秩序,另两人跑到路口为救护车指路。8时半,医护人员将昏迷男子抬往救护车。途中,多名街坊主动为患者打伞,自己的大半身子湿透在大雨中。

目击者蔡先生说,黄高莹感冒咳嗽,还把衣服脱下来给昏迷男子盖着保暖。“这是我的分内之事。”黄高莹说,在医院里经历过无数个抢救,生活中是第一次碰到,患者离开后,他才松下紧绷的神经。

“警察同志,帮我找医生……”两小时之后的三水区南丰大道上,一名男子从一辆堵在路上的公交车上走了下来,拦住了正在巡逻的三水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大队长孙建国,脸色惨白地说:“我肾病发作了,很难受。”

毫不犹豫,孙建国将发病男子扶到车内。“不要急,很快就到医院了!”男子眉头紧皱,孙建国一边安抚他焦躁的情绪,一边向指挥中心报告,并通知120前来救援。最终,医护人员顺利将患病男子送院治疗。

风雨救援,更拼速度。6月8日上午10时半,南海桂和路一名男子向大沥交警中队民警求救,“我的车发生了交通事故,车上的孕妇坐了两个小时,感觉很不舒服。”由于车上仅有两人,男子无法弃车而走。民警彭延挺和辅警见状立即搀扶孕妇坐上警车,并送至南海妇幼保健院。经检查,孕妇并无大碍。

转移 房屋遭雨水倒灌九旬老人获救

6月8日早上5时30分,一辆消防车从三水区文锋西路驶出,车上坐着一名80岁的老人。

三水区消防中队副中队长张胜辉回忆,不久前中队接报,一名老人由于暴雨被困在屋内。积水涌进了屋子,老人又没有力气开门,消防官兵只好从外面用铁棍将房屋撬开。所幸房屋年日较老,张胜辉等人很快将房门撬开。

“她就站在水中,水已经漫到胸口了。”老人只好紧紧抱着门框边哭边喃喃自语:“救我,救我……”事后检查,老人幸好只是受到了惊吓,身体并无大碍。

“看到他们获救,多苦多累都值得。”张胜辉摆了摆手,再次融入了雨幕中。风雨无情,但在救援的人看来,每个生命,都值得用力、用情对待。

连续多日遭大雨袭击,顺德区龙江镇多个村居河水猛涨、车辆被淹、房屋被倒灌。6月8日凌晨5时许,龙江派出所龙江社区民警中队接到一名社工报警,称新华西村委会内一名98岁的五保户房屋被洪水倒灌,情况十分危急。

龙江中队迅速组织5名警力赶至现场施救。“积水最深处约25厘米,基本已经淹没小腿部位。”参与施救的辅警吴海涛回忆,倾盆大雨,夜色中摸黑救援,难度更是猛增。

半小时后,救援组一行到达老人房前。“当时老人就坐在床上,看到我们后立刻挥手。”吴海涛说,屋内地板已经全部渗水了,考虑到老人年龄较大、身体不便,他们迅速将救援车开至老人的家门口,随即搀扶老人上车,转移至新华西村委会的庇护场所。

“多谢!多谢你们来救我!”颤颤巍巍地紧握着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双手,被救老人黄甜唯有连声道谢。她丈夫已于近年不幸过世,且其膝下并无子女,因此独自一人居住。

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6月8日中午11时许,新华西村村委会已将其安置在龙江敬老院居住,待台风天气过后且水势消退,他们再将老人接回家中。

禅城区永强中街27号,83岁的罗伯正靠躺在床上吸氧,雨水已快浸到床板。“晚上可能还有大雨,现在不撤离,到时候很危险。”6月8日下午,经反复劝说,罗伯仍不愿意撤离该处,禅城民警李胜奇只得与两名辅警一起,合力将罗伯连人带床搬到房屋二楼。

位于汾江河边的永强中街是佛山的一条老街。6月8日接连暴雨后,河水倒灌进来导致水浸严重,一脚踏入,雨水没过膝盖。这条街上共居住了70多户人家,以孤寡老人居多,甚至有不少病卧在床的老人。从早上8时,李胜奇便带着两名辅警,在社区10多名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冒着大雨,一家一户地对居民进行疏散劝离。

截至6月8日下午4时,他们已成功疏散80多人。疏散群众均被妥善安排到张槎街道污水处理厂附近的临时救助站,内有床铺、食物等必备物品提供。

“很感谢李警官他们,都靠他们帮忙把家具、家电搬到高处,还一直劝说我家公。”罗伯的媳妇杨丽冰连连对民警说谢谢,她刚在医院照顾婆婆,心里挂念着家公无人照顾。赶回家就发现家公已被妥善安置在二楼。

“群众没有撤离完,我是绝对不会离开的。”守岗期间,李胜奇还继续进行治安巡逻,检查是否有危房、是否还有人未撤离。

救援 巧施妙计冲锋舟解救被困群众

6月8日中午时分,暴雨如注,南海罗村多处低洼地段发生水浸,有人员被困。罗村派出所沙堤社区民警中队接到报警:位于南海福利院康复医院对面的两间厂里有人员被水围困,急需救援。中队长叶远广二话没说,带着民警们冲入暴雨中。

叶远广赶到现场时看到,厂区积水深约2~3米,已经接近厂区的二楼走廊,员工被困在厂区的二楼阳台和三楼阳台,不停地对着警察招手求救。“我们试了水深,人根本走过不去。”

叶远广见状,立刻联系消防官方带冲锋舟到场支援。冲锋舟很快就送到,但水中漂浮大块的带钉子木板和垃圾成了最大阻碍,“钉子很容易扎破冲锋舟。”经过商议,民警和消防官兵决定,有人在冲锋舟上划,有人扶着舟在水中走,同时拨开杂物。

在消防官兵和民警的努力下,冲锋舟终于靠近厂区,消防官兵们随后用梯子,或者以站在高处接人的方式,将被困人员接到冲锋舟上来。下午2时,9男5女共14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此时,民警和消防官兵们身上衣物已然湿透。

而在高明区罗林村,同样上演了一场考验智慧的生死救援。6月日7时,罗林村的一条村道被水流阻断,一家4口人被困。高明区明城专职消防队闻讯赶到现场。被阻断的地方水流湍急,且地势较低,水深没过了大腿,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冲到河里。见此情景,一名消防队员站在岸上,拉着救生绳紧抱着一棵大树,队长谭健坤身上系着救生绳、套着救生圈,涉水抱出了两个小孩,再折返扶着两名大人缓缓抵达安全区域。

“办法总比困难多。”不顾满身泥泞,谭健坤又投入了下一场救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