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故事 > 正文

虽然看不见了 但是我理想很大

\

 

 

1991年3月15日,一场意外导致湖南襄阳保康县店垭镇大林村29岁村民郭大荣双目失明。

在妻子黎荣梅的帮助下,郭大荣靠辛勤劳作,闯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走出失明的阴影

失明后,郭大荣情绪低落。那段日子,郭大荣的妻子黎荣梅就像照顾小孩一样,每天牵着郭大荣的手四处转悠,不停地开导和鼓励他。“你还有我,还有我们的家。”妻子的话,为郭大荣点亮了希望。“种烟的时候,她在前面做记号,我就在后面摸着记号种;挑水时,她挑一担,我就背一壶,一边抓住挂钩,一边拄着棍子往前走。”郭大荣自豪地说,妻子是他最宝贵的财富,没有她一切都没有。

\

郭大荣与妻子黎荣梅。图片来源:新华网 吴文华 摄

用身体感受烤房温度

1993年,郭大荣流转了3亩地种烟叶。原材料有了,没有烤房怎么烤烟呢?在黎荣梅的帮助下,郭大荣找了一块土层较厚的地,准备把这里的土运回家建烤房。

看不见路,怎么办?郭大荣拄着棍子从家里摸到地里,又从地里摸到家里。一天走10次、20次、30次……经过十几天的反复练习,他终于熟悉了路况,从地里背土往回走。

\

郭大荣正在烟地劳作。图片来源:新华网 吴文华摄

寒冬腊月,他一个人拄着棍子,一背篓一背篓地往回运土……烤房建好,郭大荣笑了,妻子却哭了。

看不见温度计,万一烤过头,烟叶就糊了,咋办?想到不能时刻依赖妻子,郭大荣咬咬牙,决定“以身试温”。他将上衣脱掉,半个身子伸进烤房,根据水蒸气接触到皮肤的灼热感来判断温度高低。

\

郭大荣正在检查电子控温烤烟炉。图片来源:新华网 吴文华摄

“30度。”

“还要增加。”

“41度。”

“差不多了。”

在妻子的帮助下,郭大荣一遍一遍试探,练就了靠身体感受判断温度的绝活。

\

郭大荣正在捆扎烟叶准备烤烟。图片来源:新华网 吴文华摄

 

烟叶丰收了,郭大荣将种植面积从3亩扩大到40亩。

为了增加收入,他跟妻子还建了养猪场,年出栏生猪100头左右。

2012年,郭大荣夫妇一年的收入突破了10万元。

日子慢慢好起来,郭大荣组织村里的贫困户集中培训,教他们烟叶种植和生猪养殖等实用技术,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展致富项目。

\

在郭大荣家烟地里务工的村民。图片来源:新华网 吴文华 摄

62岁的许忠莲是大林村三组村民,在郭大荣的农场里务工。“两口子真是好人,处处为我们着想。年成好的时候,我能挣七八千元。”

村里有14户贫困户跟着郭大荣干活,如今他们都已脱贫。

大林村党支部书记李百刚说,郭大荣是村里的烟叶种植能手,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奇迹,是全村人的骄傲和榜样。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