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故事 > 正文

年轻干部更应负“重”前行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新时代,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考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自提标杆,自我成才,年轻干部更应负“重”前行,练好本领,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忠于信仰,是年轻干部应承受的使命之“重”。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对于年轻干部来说,信仰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小觑,年轻干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只有具备坚定的信仰,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才能保证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不能否认,现下一些党员干部一味贪图安逸享乐,认为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坎坷都是生命中不该承受之重;也有人信仰金钱、权利,让信仰在物欲横流中跑了偏;还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信仰太高、太远、太虚,不自觉对它敬而远之,远而望之。渐渐地,信仰的缺失,悄无声息地致使了人生的迷失。这都是年轻干部要引以为戒的。

甘于孤寂,是应承受的成长之“重”。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不能沉下心来抓学习、心无旁骛干工作,而是热衷搞“自我设计”,醉心“晋升路线图”,一步登天在现在这个时代是行不通的。每层台阶、每个阶段的历练都需要忍受住孤独和寂寞,才能真正有所得。年轻干部参加工作后,在普通岗位上经历一些难事、急事、大事、复杂的事,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国情、社情、民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地气”,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早熟的果子长不大,拔苗助长易夭折,甘于寂寞,多“墩墩苗”,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勤学善思,是应承受的本领之“重”。年轻干部急功近利,总担心自己过早撞上职业“天花板”,往往今天刚来明天就想走,不把时间放在学习上,总搞“花架子”。大量事实证明,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终生学习。现在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年轻干部来接班,要加强学习、善于思考、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提升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要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态度对待学习,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在好学乐学中实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年轻干部要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自我加压,负重前行,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 毕玉良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