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应届毕业生的年薪能有多少?
200万!华为给出了答案。
这是一个触动人心的数字!这是一个羡煞旁人的数字!无数驰骋职场半生的老江湖若此时东拼西凑一下自己的资产,会发现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一半便足以喜极而泣了。
不过,榕树贷款认为,透过华为高薪留人才,我们应鞭辟入里,看到更深层的东西。
人才博弈的竞争主旋律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约1400年前,当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看到鱼贯而出的新科进士时,也情不自禁地自恋了一番。
从古至今,小到社团,大至国家,人才向来是一个集体发展的核心元素。华为开出高薪的8位应届生,其清一色的名校博士学历、高精尖技术专业、功底深厚的学术成果,让华为高薪开价的目的班班可考。
另一方面,“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竞争对手小米仅用时9年便光速杀进《财富》世界500强榜单,这让稳中带增的华为不得不为后进的新生力量感到警惕。榕树贷款认为,无论是出于常规的战略部署,还是敲山震虎式的示威,实行人才引进计划,是华为维持领先的必由之路。
人才争夺战该走向何方
人才争夺战华为先声夺人,其他玩家自然不甘人后。然而,云谲波诡的事态变化让这场游戏的最终战局扑朔迷离:一家独大、双雄对峙、三足鼎立抑或群雄并起......
榕树贷款认为,制衡应是这场游戏结束后的最佳格局。制衡局面是否形成不由幸存玩家数目决定,而在于是否有彼此牵制的力量。即使一家独大,若其余力量能够合力形成对抗龙头的稳定联盟,这种对立形势亦可成为制衡。
制衡局面的好处在于能让现存力量此消彼长,各方势力既能以犬牙交错的姿态共同发展,又能够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式的稳定。失去制衡牵制的企业即使最后幸存下来,也极有可能宴安鸩毒,走向式微。
榕树贷款表示,制衡的牵制不仅存在于企业间人才集合的较量,也存在于企业内部人才个体的较量。华为的高价年薪制,也给了其他员工压力,进而形成一种内部赛马机制。不过,这种机制虽然可能将华为内部全盘激活,为华为注入活水,但也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削减其他员工积极性,使华为的腰部力量受到折损。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一行为的高光之处,其身后隐患亦不容忽视。
“荐贤为国”,国家至上
人才争夺战,华为的实力有目共睹。换而言之,只要不出现战略上的重大失误,经验老道且资源雄厚的华为终将是幸存者之一。作为行业领头羊,其身上亦承担着为国献力的重任。
一家企业的人才容纳量固然有限,若对其他企业形成全面压制,则其他人才可能失去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沦为沧海遗珠,失去为国献力的机会,从侧面造成了人才浪费。
榕树贷款表示,适当的人才让步,让更多的竞争对手有发展喘息的空间,可能更有益于华为自身的发展。于己形成制衡牵制的力量,于公也有利于充分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