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行业监管逐步收紧,门槛逐步提高,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各家P2P平台都在紧急筹措资金准备冲击备案,拿到牌照。而当前,中小劣质网贷平台大规模出清,而头部平台加大向机构业务转型,经营逐渐趋稳。
对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统计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就网贷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表明行业未来前景可期。
劣质平台加速出清,行业回归初心
尽管网贷平台从高峰期的6000余家已经下滑至当前的近900家,但从数量上和规模上仍显著高于市场容量和监管余力,有望继续降至百家。
在盛松成看来,资金端方面,网贷平台吸收更多的机构资金,将风险承受能力薄弱的散户逐步清除出市场,有助金融系统稳定;资产端方面,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减少对次级消费者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信贷依赖,有助改善公共形象。
他认为,作为一种补充金融,网贷应当以实现包容普惠为重任,致力于服务信用白户、小微、三农等次级群体的短期融资需求;充分利用平台化、信息化和科技化的优势,坚持小额分散的撮合机制和轻资产的运营模式。然而,部分中小劣质平台却背向而行,只有这部分平台彻底市场出清,才能营造出更为健康的行业成长环境,以便网贷回归科创与普惠的本位。
区分细分市场,促进网贷生态重构
网贷平台作为纯粹的信息中介,赚取的是信息撮合服务费和催收管理费。而网贷市场本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与银行间货币市场和交易所资本市场更为相似。网贷平台更适合参照证券商和资本市场的标准进行监管规则的顶层制度设计,而不是能因其撮合的是贷款资产,便采取与商业银行等信用中介类似的监管措施。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法人约2000万家,个体工商户6000余万户。仅商业银行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35万亿元,其中普惠型贷款近10万亿元。但由于企业个体规模小,数量众多,营运资金压力任然较大,恰恰是网贷行业大有可为之地。
爱木财富作为一家稳健运营3年的企业,一直在为木材行业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和广大出借人提供信息公布、借贷撮合等服务。按照网贷行业现有“1+3”(即“一个办法三个指引”)制度框架,网贷平台合规经营必须具备三项资质:ICP经营许可证、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已通过测评的存管银行资金存管。目前爱木财富已取得ICP经营许可证,并于2017年就已上线银行存管,并且存管银行通过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测评,2018年年初获公安部核准颁发的“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备案”认证。
当前由于监管的不确定性,使出借人和平台都处在相对艰难的境地。随着监管的推进,新的网贷生态将会因此得到重构,各方利益会也能得到充分保障,以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平台备案的通道也有望重启。爱木财富初心不改,一直致力普惠金融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帮助小微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