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信仰佛教多年的朋友,他曾随着众多信徒徒步前往西藏,一路走走停停,一路拜佛吃斋,三年多,他在赴藏的路上前行着。回来后,他苍老了许多,但整个人好像更加沉静,我问他:“什么季节去西藏最美”,他说:“有信仰者,四季都是美景”。
青春年少的时候,我去欢乐谷体验过山车的刺激,数秒钟头皮发麻、撕心裂肺;后来我游云南、游三亚,看山看水看少数民族的风情;再后来我感觉城市的面貌大多相同,美食与美景好像总是少一点滋味,渐渐的,我想起了心头的那个挂念——西藏。
说到西藏,总有些胆怯,因为不是信徒,所以将西藏深深藏在心里,敬而远之。可是,生活的节奏和工作的压力让人心渐渐疲惫,曾经清澈的双眸也蒙上一层世俗。于是我告诫自己,是该洗涤心灵的时候了,是该前往西藏的时候了。
简单的行李、一本书和一些食物,轻装上阵是出行者对西藏最朴实的敬意。一路火车,穿越风景、穿越城市、追赶灵魂。一觉醒来,呼吸已有些慌乱,我知道,这是进藏的节奏。于是不知不觉想起韩红的《天路》,透过车窗眺望远方,我与列车真的好像行驶在天与路的中间,那种湛蓝是城市不曾有的享受。我想,上帝是偏爱西藏的,它将它置身于祖国的一端,虽然偏远但却得到了自然和人文独一无人的宠爱。
拉萨,是我此次体验之旅的第一站。那天天气很好,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这几年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火爆,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已经成为旅行者必须要抵达的地方,虽然街道小巷充斥着商业气息,但我依旧能从藏民的眼中寻找到质朴和虔诚。随着转经的藏民行走在大街小巷,步伐松弛、精神专注,我走着走着不由得闭上眼睛,那一刻我好像想听见虔诚的吟唱。步行到布达拉宫,这里是信徒们和旅行者必经的地方,远远望去,一种庄严与慈祥交相辉映,在那里可以看见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他们的叩拜、他们的眼神、他们的执着,让这座天边的城市成为无数人耗尽一生投奔的地方。八廓街,商业气息浓郁,同为海拔高的地方,同为人之心灵向往的地方,这里与云南相比,少了一些矫揉造作,多了一些铁骨柔情。走进一家地方特色浓郁的餐馆,墙上的唐卡、老板娘脸颊上的高原红、就餐者佩戴的牦牛骨和蜜蜡,一切的一切如同我的梦境,如今,我的藏地之梦真的就在眼前了。
此次出行,以拉萨为中心,向东游走了林芝、南迦巴瓦,向北领略了纳木错和唐古拉的景色,同在天脚下,每一处的美景都有所不同。这些大家熟悉的旅游线路,是进藏的必去景点,除了蓝天白云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拍照和留恋的地方。
作为一个有高端要求的旅行者,普通的线路远远不能满足我的好奇之心。为了不虚此行,我决定结伴驴友,开始一路向西,寻找正在的臧味与藏情。8个陌生人临时组成了团队,找了一位当地的汉民司机,开始了西行之旅。
驱车前往羊卓雍措的前一天,我在旅社的天台之上,忍受着高原反应,用百度搜索着关于羊卓雍措的一切信息。那不真实的蓝天、那被赋予神秘的云彩,那兜兜转转的美景轮廓,看着看着我不由得呼吸困难,因为我感觉这一切太不真实。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出发在路上。一路上听司机师傅讲藏族的故事,神奇、玄幻十分爱听。车行到山口那一刹那,我们8个人不由得惊讶的不受控制。“江作青罗带、身为碧玉钗”,眼前的湖水如同洁白少女手指上的蓝宝石,湛蓝得有些不自然。我快速按下相机的快门,但是怎么拍摄也难能全景收入,这1600平方公里的湖面,好像是镶嵌在天边的睡美人的双眼,它静静的凝视着远方,送走无数留恋之人。
离开羊卓雍措我们继续向西,一路上我们看云高云低,我们感受四季的变换,我们看见当地藏民在青稞地里弯着腰,我们也看见远处的雪山在向我挥手。
向西的第二站便是珠穆朗玛了。8844.43米是登山者挑战的高度,也是地面距离天空最近的高度。俗语云:“爱山者仁,爱水者智”,我想登山者拥有着别样的胸怀,这种胸怀让勇敢的人能够免俗。下午,我们抵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与白雪皑皑的远方相比,我们好像永远在登峰的路上。夜幕降临,山景被笼罩上浓浓的寒意和神秘,我们秉持着朝圣者的精神,抵抗着身体上的不是。一夜,无数次被憋醒,不敢大动作、不舍得大呼吸,氧气和毅力成为我们继续西行的源动力。
太阳升起,虽然一夜未眠,但我仍然感觉自己被大自然宠幸。第二天起来后感觉自己身体状况良好,我和几名驴友继续向珠峰靠近。朦胧的雾气让我们看不见远方,只能看清脚下,前行的道路状况百出,我忍受着剧烈的头痛,坚持着心中的梦想。终于,在下午2点左右,珠峰的面纱被太阳的双手揭开,瞬间,我差点晕厥,因为向往已久的珠峰就在眼前,那巍峨、那壮美,让我震撼,而我好像被它拥抱,安全且幸福。
离开珠峰心里非常不舍,登珠峰有种征服人生的感觉,强忍着缺氧、胸闷、寒冷,一路上几次想要退缩,但是闭上眼睛总能想起朝圣者们虔诚之心,自己又怎能半途而废。如果说人生的美好是征服一切不可能?那么,也许现在的我,才算是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越往西,越痴迷,痴迷蓝天、绿地,痴迷骤变的天气,痴迷突然出现的动物和仿佛掉进另一段人生的感觉。一路上,听着摇滚歌曲,心中的节拍随着路途颠簸起起伏伏。
在西藏,我认识了很多野生动物。藏羚羊、牦牛、臧野驴、野马、苍鹰......它们的生活很随性。在西藏,我发现一切生灵都被尊重,就连这些沿途的动物,也仿佛变成了“神兽”。
下一站玛旁雍措和拉昂措。走到这一站,距离刚刚进藏已经有7天的时间了。这7天,我的内心发生着神奇的变化,从最初对西藏的向往及抗拒变成轻柔的喜爱,如今有一种不想离开的感觉。我默默告诉自己,如果此生还有机会选择,我愿意留在这里,等待生命的重生。
玛旁雍措和拉昂措平均海拔4500米,身处阿里地区,这地方的美景因沙漠、草原、湖泊和色彩斑斓的矿脉而闻名。身处玛旁雍措和拉昂措感觉自己永远是天堂的外人,我站在公路旁,远眺那沟沟壑壑的矿脉,黄、褐、绿、灰交相呼应,像织女的纺线,弯旋着奔向远方。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不能继续西行,眷恋着天边的美景,真的意犹未尽。
返回的途中,我们一行人都安静了许多,我们不再睡觉也不再聊天,而是呆呆的看着窗外奔驰而过的美景,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情感。
离开西藏,我在火车上昏昏欲睡,梦中总能看见五彩的哈达,也总能梦见朝圣者那沾满泥土的双手。
也许西藏真的不属于凡间,它的高贵是越往深处越清高的那种,它的美丽是远观而不可触碰的那种。
西藏一行10余天,我好像找寻到人生的起点。从出生到死去,我们没有理由苍白的过活,我们虽然不是佛教信徒,但是我想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信仰,那种不去破坏生活、不去打扰自然、不去伤害他人的信仰。有人说,西藏的蓝可以洗涤心灵,我想说,洗涤的又何止是心灵!
对于西藏,我们只是过客,天空和飞鸟才是它真正的主人。(罗庄农商行对河支行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