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资讯 > 正文

老中医周心芳 谈“合法的假药 ”

2024年3月17日迎来了第94个中国国医节,中医作为国之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历史沉淀的结晶,在一代代薪火相传中,成就无数辉煌。为“弘扬中医文化,感受中医魅力”,在国医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名老中医周心芳,从他的故事中感悟当代中医师的仁与德、术与专,为新一代中医师树立了榜样。

\

周心芳,男 ,生于1944年,中国名老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和研究50余年。曾获河南省科委,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科研攻关课题三个。获中医药无毒抗癌 “八珍神农饮”健字号新药批号一个,中医药发明专利两项。发表“模糊医学与自身免疫的研究进展”一文获中华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医药介入生物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巨大成功。首个提出取消化疗,减少、替代激素、抗生素的应用而临床疗效、体质、生存质量大幅度提高。

周心芳老中医自传:

本人出身寒门,位卑职浅,天下为师,知识来源复杂。当过学徒,进过高等学府。当过基层医生,组织和领导过重大科研课题。遍游于山川乡间,出没于街道市井,药农、乡医朋友遍天下,广交名医精英。虽曾接受过国家科研经费支助,但总的还是个人行为。置身于江湖,研究成果却是目前医疗科技的最前沿。

今天谈一下我在中药应用中发现的问题:

有些中药的疗效不好,问题不在医生而是医疗法规有所缺陷。

我从小就好奇心很强,对人对事认真而执拗。所以也造成我在用药方面的大胆、细心、谨慎。上世纪70/80年代我当坐诊医生时,总对药房拿出的药不太放心,把患者拿了的中药包拆开再检查一遍,确认没错才能让患者拿走。20年的坐诊生涯还真让我发现了几种药典承认的合法的假药。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检查患者的药包时偶然发现木通和以前用的木通差别很大,通过几例用过木通患者的密切观察,发现症状或多或少都有所加重。从此我的处方里再也不敢开木通这个药。后来才知道这个木通叫关木通,但它是1990年中国药典承认的木通族的唯一合法身份。直到2000年比利时、英国减肥药中的关木通引起肾衰和中国的龙胆泻肝丸事件出现以后才在2003年4月1日由中管局发文取消关木通的药用资格。坐诊的同时还发现了水半夏取代了旱半夏。瘪小麦取代了浮小麦。但这两味中药到现在还是合法的中药。

(一)浮小麦:

曾经有一位肝横纹肌肉瘤患者找我瞧病。男性 40多岁,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在中午12点后和凌晨3、4点的两个时间段汗出如洗,心烦意乱,非常难受。确诊后接受了中西医的多种治疗手段,可就是不见效还一天天加重。当时我诊断桌上有一包做样品用的浮小麦,给他说,你把这个拿回去煮茶喝。每次10-15克,第二天下午其夫人打电话说,回去喝了一次,晚上临睡前又喝了一次,夜里没再出汗,安稳的睡到天亮。今天早上,中午又喝了两次。午后也没再出汗。现在舒服多了。

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与研究,浮小麦加入到相应的中药处方中,对体虚自汗、盗汗、癔病、更年期综合征、奔豚证,失眠多梦、小儿夜哭、小儿多动症这些与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的症状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我在“八珍神农饮煎剂”里面加入浮小麦,明显增强了对晚期癌症某些症状的改善。也曾把甘麦大枣汤的小麦改成浮小麦两副药治愈了一例严重的奔豚症,但现在供应的浮小麦却不会有任何疗效。因为药典承认的浮小麦是发育不良的瘪小麦。

什么是浮小麦,普通人想一下就会知道,汉字的浮是漂浮的意识。浮小麦就是在淘洗小麦时漂浮在上面生过虫的小麦皮壳捞出晒干才是上等的浮小麦。浮小麦的药用价值应该是小麦生虫后的小麦皮壳和幼虫羽化蜕皮共同组成的。小麦生虫也可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虫子的蜕皮也和蝉蜕一样是一种良好的中药。可能是虫子的蜕皮结合小麦皮壳组成了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这些元素可能就是大自然赋予人类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必须品。麦子不生虫,饮食中缺少了虫子的蜕皮成分可能是造成某些疾病的根本原因。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为脏燥,脏燥症中医书上描绘的很少而现在的更年期综合征却是大部分更年期妇女必患的疾病。与长期吃不到含有虫子蜕皮粮食的食物有没有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现在不论是粮仓或农民家里存放的小麦,都是用农药把虫子杀得干干净净,小麦不生虫,哪来的浮小麦?

我在几十年的中医药研究中体会到,中药疗效的好坏和科研成功的秘诀取决于医生能不能认清药物的真假,质量的优劣,炮制方法与火候的精准度。为了我的研究用药,2018年收麦时我在秦岭山区收购了2000斤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小麦存放在当地一个农民朋友家里,让她帮我把收购的小麦制成浮小麦。通过3年多的反复生虫和淘洗,到现在制成的浮小麦总共才有200多斤。

浮小麦质量的鉴别:

首先,浮小麦有虫眼,而瘪小麦没有。第二个鉴别点,放在水里,浮小麦漂浮在水上面,而瘪小麦不会漂浮。

再说,有虫眼的小麦也并非都是浮小麦,幼虫羽化遗留的小麦皮壳就是真正的浮小麦。成虫咬破小麦遗留的虫眼,就不是浮小麦。鉴别方法就是成虫咬破小麦遗留的虫眼,这种小麦也不会漂浮。

浮小麦确实不容易制作,中药的经营单位也不太好经营。我希望农民朋友再存放小麦时不要再用杀虫药,让小麦任意生虫,农民朋友淘洗小麦时收拢的浮小麦炒黄煮茶饮用,浮小麦茶对身体绝对有好处。食品加工单位在食品,饮料中加入浮小麦成分,可能会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对孕妇、婴幼儿、儿童的发育也可能会有很好的帮助。中药经营单位也应该高价从农民手里收购浮小麦以便供应药店、药房使用。

浮小麦的延伸研究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数都存在于粮食的皮壳之中

在18、19、20世纪的西方医学研究中逐渐发现了维持生命和健康的必要元素,这些元素有很多种,被命名为维生素族。在西方国家的航海高潮中海员普遍出现的坏血病,死了很多人,后来才知道是缺乏“维生素C”。日本在皇族和富贵家族内曾经流行过能致人死命的脚气病,蒸汽打米机出现后这种病又延伸到士兵和白领阶层中。在18世纪的日俄战争中因患脚气病而死亡的日本士兵占总死亡率的一半以上。后来才发现是食物中缺乏维生素B1引起。而维生素B1大量存在于畜禽的肉和大米皮壳之中。而当时条件好的日本人只吃脱净皮壳的精米和鱼,而不吃糙米和畜禽动物的肉。

浮小麦虽然没有做过成分分析的研究,但我推测粮食生虫后幼虫的蜕皮和小麦的皮壳中肯定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现在还不能检测出来、还没有被人认知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二)半夏

第二个我谈一下合法的假半夏

半夏有旱半夏和水半夏之分,药用半夏应该是旱半夏。然由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篇半夏市场调查报告,半夏的产量是医疗市场需求的1/3,水半夏迅速占领了市场,更得到了药典的承认。水半夏成了合法的假药之一。

网络上几年前就能收到,水半夏代替半夏像龙胆泻肝丸事件一样可怕。半夏的药用价值很高而水半夏非但没有半夏的药用功能,毒性却是半夏的3.2倍,现在充斥市场的是水半夏。医生开方疗效不好,不是责怪医生没本事,就是说中医不治病。冤枉了医生,打击了中医,坑害了患者。

通过这些年对半夏的走访调查,我倒是发现了提高半夏产量的方法。

半夏不耐高温,夏半而枯,所以才称为半夏。把半夏种植在山药棚下面,果树下面,稍加管理,生长到下霜,起码能增加 一 倍的产量。

水半夏被赶出市场是早晚的事,半夏的市场缺口更大,其经济价值就会很高。

今后旱半夏能卖到什么价钱我说不准,不过40年前的一篇半夏产销报告可以帮助大家分析一下市场行情。报告中说,我国每年半夏的用量是6000吨,而各大产区的年收购量不足2000吨。野生半夏只有200公斤左右。这个报告出炉后水半夏迅速占领了医药市场。由于旱半夏产量低,价钱又上不去,各大产区几乎都不再种植旱半夏而改种水半夏。如果现在水半夏退出市场,半夏的市场供应应该处于休克期。而且半夏的市场紧缺现象可能要持续很多年。

解决半夏缺口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鼓励农民,药农、果农种植。二是鼓励半夏进口。西方国家包括澳洲、欧洲、非洲都不用草药,而且地广人稀,可能会有不少的半夏。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