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白酒的殿堂中,茅台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而在茅台的光辉背后,有着无数酿酒师的辛勤与智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酱酒元老——王世彬的故事,他不仅是茅台酒厂的资深酿酒师,更是茅台酒工艺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从学徒到大师:王世彬的酿酒之路
1958年,王世彬踏入了茅台酒厂,开始了他的酿酒生涯。他的师傅郑永福,是茅台酒三大酒师之一,对王世彬的酿酒技艺影响深远。在王世彬的记忆中,师傅不仅教会了他酿酒的技术,更教会了他如何做人——踏实、勤奋、不断学习。
在王世彬的努力下,他很快在茅台酒厂中脱颖而出,1967年成为茅台第一名酿酒师。他的酿酒技艺精湛,对茅台酒的三种主体香——酱香、窖底香和醇甜香有着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异地实验:王世彬的创新与坚持
1975年,王世彬被借调到珍酒厂参与茅台酒的异地实验,担任茅台异地实验工程师。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的是在异地复制茅台酒的口感和品质。经过三年的努力,王世彬和他的团队成功酿造出了一款试制品,这款酒被季克良领衔的国家最高级别的白酒专家鉴定为“接近市售茅台酒水平”,现市值高达20万元/瓶。
这一成就不仅证明了王世彬的酿酒技艺,也展示了茅台酒工艺的独特魅力和可复制性。
传承与创新:王世彬的酿酒哲学
王世彬认为,好的酱酒需要采用传统古法,才能拥有茅系的三种主体香。他强调,酿酒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需要酿酒师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感官。为了保护自己的味觉,王世彬从不吃外面的食物,以确保对酒质的精准把控。
在收徒方面,王世彬非常看重人品。他认为,只有人品好的人才能扎实做事,才能用心酿出好酒。他的徒弟中,有现任珍酒厂副总的李银强,他们都是王世彬酿酒哲学的传承者。
结语
王世彬的故事,是茅台酒传奇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白酒文化的一个缩影。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书写了一段段酿酒传奇,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更多像王世彬这样的酿酒师,继续传承和创新,让中国白酒的香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