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资讯 > 正文

小青龙新能源汽车维修:深耕后端市场 打造全产业链综合服务

“像这种漏液的电芯无法修复,只能选择更换电池模组,更换时要注意容量一致、电压一致、内阻一致、尺寸一致。”在金诺德新能源汽车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诺德”)内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数十名学员正在接受技术培训。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按照“售后端市场滞后5年”规律,新能源汽车相对集中的维修期即将到来。早在2018年,金诺德便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后端市场,业务覆盖锂电池研发、生产、销售、回收以及检测维修、技术输出、配套供应链、全案赋能等全产业链。作为行业标杆,金诺德目前拥有18位行业专家、40余项专利技术,产值近亿元,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后端市场一站式综合服务商。

“新”创业

锚定新能源赛道毅然转型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会员单位、青岛市首家锂电池研发专家工作站、青岛市首家废旧锂电池处理专家工作站……走进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金诺德总部,各种荣誉认证、发明专利映入眼帘,这些都是其深耕新能源汽车后端市场的坚实足迹。“当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维修和电池回收领域已形成政策、技术和市场三重优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金诺德创始人兼总经理安加俊信心满满地说道。

锚定新能源、新技术、新赛道,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自2014年至今,安加俊的创业之路始终“含新量”十足。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中小企业担任研发总监,负责攻克锂电池相关课题。工作一年后,怀揣创业梦的安加俊决心辞职,由此开启手机充电宝创业项目。历经四年发展,其公司产品从手机充电宝延伸至两轮及三轮电动车的电池,然而危机也悄然而至。“充电宝的技术含量较低,竞品较多,我们的利润率在不断下滑。”2018年,安加俊经过大量走访调研,瞄准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毅然回归自己擅长的锂电池赛道,金诺德也应运而生。

回收利用

他将废旧电池“吃干榨净”

安加俊介绍,目前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回收利用方式主要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大类,当退役动力电池剩余容量在50%至80%之间时可进行梯次利用。如果电池容量衰减到40%以下,就会进行拆解、破碎等处理,提取电池中的钴、镍、锂等金属原材料,循环再造新电池。“一方面,回收动力电池中的稀有金属资源可以减少对原生矿产的依赖,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环境污染。”多年来,安加俊在从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之外,一直致力于实现废旧动力电池的价值最大化。

“目前市面上约有1万余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如何分拣是高效回收利用的关键环节。我们基于前期拆卸过2万余组电池包的大数据,自主研发了一套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安加俊说,通过该系统可获取电池性能、电芯容量、内阻电压等数据,其准确率可达90%。据了解,在业内,检测锂电池容量通常需要约6小时,时间长且耗能,而金诺德自主研发的无损检测方法只需4-5分钟。“公司目前设立有2个专家工作站,拥有涉及锂电池梯次使用和综合处理的相关专利40多项,今年还会再申请30多项。”他透露道。

在青岛市莱西市经济开发区,金诺德还建有占地约50亩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拆卸基地,并取得了废旧锂电池综合处理的全部相关资质。目前,该工厂的首条生产线已完工,具备拆解10万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产能。

相关报告显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高峰,预计退役量达百万吨级;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今年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要求构建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推动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在安加俊看来,骤增的市场需求与有力的政策驱动必将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持续向好。

检测维修

从技术输出到配套供应链打通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火热的背景下,“维修难”也成为部分新能源车主的痛点,其背后隐藏的是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人才缺口逐年增加现象。“新能源汽车的构造与传统燃油车差异较大,特别是在动力系统和电子控制方面。以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电系统为例,维修人员必须配备电工证。”基于多年来海量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经验,安加俊果断加码技术培训业务,与专家团队历时半年自主研发了《小青龙新能源汽车高压配件电子维修教材》《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与故障诊断》等原创教材,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战结合的技术输出模式。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不仅成本更高,其采购渠道也相对较少。深耕后端市场数年,安加俊有效打通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检测设备、工具、配件供应等配套供应链,“以检测维修设备为例,从车间工位、车辆诊断设备到系统测量工具、动力电池检测维护设备,我们都能提供,整个供应链非常完善。”

品牌赋能

助力燃油车维修服务蝶变升级

随着创业的不断深入,安加俊意识到传统燃油车汽修服务正面临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挑战。“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青岛市目前至少有4500-5000家传统燃油车维修服务网点,但能做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的只有20家左右。”这让他萌生了拓展新能源汽车一站式综合运营服务的念头。安加俊坦言,作为企业的第一创始人和最重要的决策者,每一次转型都需要经过长期考察。自2021年至2023年,他与团队走访了全国110余个城市,北至哈尔滨,南至香港,开展市场调研、业务交流与学习。

2023年,安加俊正式推出一站式综合运营服务品牌“小青龙新能源汽车维修”,针对传统燃油车维修企业转型升级、维修技师技师培训、个人新能源汽车维修创业及就业的需求,提供技术支持、运营支持、供应链支持、营销支持。“比如传统燃油车维修服务网点想要转型,小青龙可以对现有店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手把手培训,涉及市面上80%左右的车型。如果没有招到合适的技师,我们还可以直接派驻应急,帮助门店把团队带出来。”安加俊介绍,加盟小青龙新能源汽车专修品牌店后,将享受“全程陪跑”赋能服务,从线下软硬件改造升级到线上引流获客等全覆盖。

目前,“小青龙新能源汽车维修”在山东、陕西、成都、重庆等地设有十余家门店。作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行业领导品牌,“小青龙新能源汽车维修”将面向全国开启城市级合伙人模式,推出新能源汽车维修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加盟、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等全产业链服务,以解决新能源车主的后顾之忧,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相关链接

将助残刻入“企业基因”

安加俊不仅是一名扎根新能源汽车后端市场的创业者,也是一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自创业以来,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帮扶30余名残障人士在其公司就业以及自主创业,所有招聘岗位都优先录用残障人士。2020年至今,安加俊先后担任过青岛市李沧区肢协副主席、青岛市城阳区肢协副主席,期间积极响应和支持助残相关工作。安加俊表示,如今,他正在将公司内复杂的工作逐一细分成适合残障人士的工作,争取在2026年带动上万名残障人士就业、创业。

编辑:Arra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