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鲤城街道紧紧围绕打造工贸文教旅游城市发展战略,按照市委建设美丽莆田“五品牌、九行动”和县委“打好四大战役、推进五城同创、实施六项整治”的奋斗目标,以创新城市基层“家”党建引领,抢抓机遇、比学赶超,全街道呈现出经济指标稳步增长、重点项目超速推进、社会治理成效卓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鲤城鸟瞰
项目攻坚全力提速
美食城项目
截至11月,鲤城街道财政总收入91亿元,占全年任务的95.4%,同比增长12.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占全年任务的96.89%;实现总部经济税收1182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18.2%。
一组组数据,如同一支支色彩饱满的画笔,在这片热土上绘就了幸福和谐的美好画卷,画卷的底色是百姓的笑容,是街道党委、政府那一颗勤政为民的赤诚之心。
项目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然而,项目能否落地,征迁是关键。一年来,该街道干部职工,敢于担当,锐意进取,坚持“以项目攻坚为龙头,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思路,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头,为重点项目如期落地建设清障,确保“零耽误”施工。
今年该街道列入全县重点攻坚项目有28个,其中需征地拆迁的项目有11个。目前,已完成全年征迁任务,共征地83.46万平方米,拆迁面积15.6万平方米,坟墓迁移600多个,实现八二五北路延伸、大蜚山绿道、美食城(一期)、文化主题公园(一期)等一批项目的顺利落地施工。同时,该街道还超前谋划、提前部署,靠前动员,陆续启动北一环西段、西一环北通、北三环、东大路北通、来蜚路等新一批项目征迁工作,计划完成征地16.06万平方米,拆迁面积5.8万平方米。其中,学府路延伸玉井段、城西中心幼儿园(玉井小学扩改建)、东大路北通均完成拆迁。
服务治理全新模式
网格化中心
社会治理方面,鲤城街道按照“大平台、大机制、大队伍、大服务、大群防”的总体要求,着力平台标准化建设,逐步完善电子监控、电子视频会议系统、网格化中心规模建设;组建了一支114人的网格化队伍,推行“网格13+”治理模式,实现网格化社会治理不断提升。
按照“尊重实际、注重实效、动态调整”原则,该街道把4个村、13个社区划分成50个单元网格,并充实网格员队伍力量,将辖区居民基本信息录入网格数据管理系统中,系统地将涉及民生的社会治安、纠纷调处、综合执法、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等事项统一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内容。
此外,该街道还组建了60人的网格巡逻队员队伍,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过去坐等群众上门办事转变为主动入户服务,能高效、快捷处理居民遇到的困难。
党建水平全面提升
党建工作照片墙
今年以来,鲤城街道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党员干部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工作执行有力,使城市基层党建“活”起来,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该街道率先在全市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开展城市基层党建试点工作,推行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以“做大党工委、做强‘家’党建、做好‘党建+’”为主线,整合街道社区、住宅小区、驻区单位、新兴领域等党组织融入城市大家庭;推行“家”党建、实施“党建+”,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水平。
做强“家”党建,有效落实各项重点工作,该街道通过打造街道、社区(村)、“两新组织”等不同类型党建品牌,提升党建品味。建设街道“党员先锋站”,设立党员管理、党代表联络、志愿者服务等岗位,提升服务水平。推行“红色代办”制度,为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提供代办服务,树立党员良好形象。通过开展机关党员“三诺”活动,让党员干部围绕项目征迁、精准扶贫、创园创城等作出承诺,并带头践诺,支部年底评诺,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创城举措全速推进
志愿助力创城
自创城工作启动以来,鲤城街道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为总抓手,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硬件与软件同步,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在创城工作开展过程中,该街道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有效发挥精细管理、精准服务作用、彰显创城作为。如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站岗,创城助力”志愿者活动,在各自网格的重要交通路口站岗,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如街道全体党员干部联同鲤城街道志愿者,深入迎勋路市场开展文明经营劝导,协助鲤城街道网格化中心巡逻员进行农贸市场整治。
该街道还投入资金1500万元,用于辖区166万平方米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处理生活垃圾150吨至180吨;针对爱晓宫和迎勋路两个农贸市场,开展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取缔流动摊点56处,暂扣物品300多件,拆除改装车辆39部,报废无牌车辆电动车28部,清理卫生死角30余处,市场“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改善。
一项项文明举措,一幅幅公益广告,一张张宣传牌,为城市增添文明风景,激发着仙游人内心崇尚文明的力量,助推美丽仙游不断奔向文明新高地,赢得了市民的点赞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