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会员 > 正文

兴智家庭教育:孩子的“问题”大多因为这12种行为

  有人说孩子是白纸,需要父母来填充色彩,也有人说孩子是种子,依靠父母来播种灌溉。很多来兴智家庭教育学习的父母会疑惑孩子“问题”多,那是哪些举动导致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呢?兴智教育总结了这12种教育方式:

  1.父母总是急躁。对孩子来说,身体的疼痛可以忘记,心理创伤却很难愈合,你的情绪总是失控,就是不断扩大心理创伤的面积。

  2.父母喜欢指责、训斥。如果你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现得很强势,不断指责训斥孩子,那么在这种模式下,孩子会变得孩子胆小怕事,容易退缩,因为害怕“说错话”被斥责。

1650339603.jpg

  3.父母过分溺爱。如果你总是顺从孩子,那么孩子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凡事只会考虑自己,这样的孩子难以适应这个社会,很大可能性变成熊孩子,但社会不会接纳这样的人。

  4.父母缺乏宽容。当你发现孩子持续性地说谎,做父母的就要反思自己了,是不是对孩子不够包容,在孩子做错事后总是批评惩罚他们。

  5.父母不接纳孩子。当父母总是不满意孩子,对他都是诸多挑剔,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越来越迷茫,在父母的不接纳、不认可中变得讨好。

  6.父母很少倾听。你有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吗?当你总是没有耐心,带着情绪去问孩子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孩子更不愿意和你说心里话。

  7.父母打孩子。当你总是用武力解决一切,孩子自然而然也学会了,孩子有些不良行为并不是天生的,他之所以喜欢欺负别人,是看到身边有人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6bb6b954ebe92d649e11725f92c200b.jpg

  8.父母没立规矩。爱和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想做到不溺爱首先要立规矩,什么能做,什么又不能做,父母要分清楚。父母爱孩子,但不能过度溺爱,只会拿父母的爱当作自己胡作非为的理由。

  9.父母独断、专制。这种独断、专制的做法,不仅让双方缺乏沟通的机会,也会使得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微乎其微,更不用说试着解决问题了。最后你的孩子只会变得不懂道理、不明是非。

  10.父母唠叨不停。很多孩子因为父母高频率的抱怨,而成为父母的“情绪垃圾桶”,这样的孩子成年后,也会很痛苦,因为他们被迫背负两份情绪。

  11.父母代替太多。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那份体验,慢慢也会失去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旦失去,孩子会变得懒惰、怕苦怕累。

  12.父母不让孩子承担后果。不管孩子长到多大,父母都想保护孩子,会不断地去干涉孩子的生活。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容易失去主见,同时还可能成为社会上的“巨婴”。

43dc3014b1f8a87588a27d201d4ca9f.jpg

  通过这12种行为,来到兴智家庭教育学习的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了吗?父母是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想要孩子越变越好,父母也要持续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断精进自己。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