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会员 > 正文

与其谈癌色变不如提早预防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预防

与其谈癌色变 不如提早预防

当前,癌症高发。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恶性肿瘤年新发病例约为380.4万例,死亡病例229.6万例。也就是说,每天有超过1万人被诊断为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如何让公众提高防癌意识,增加科学知识是当务之急。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进步,以往认为是“不治之症”的恶性肿瘤,如今正逐渐演变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病。而肿瘤的防治工作,除了依靠医生,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倡导科学的防癌抗癌理念。前不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举办的肿瘤防控院士高峰论坛中,院士们强调:与其谈癌色变,不如提早预防。

三分之一的癌症其实可以预防

恶性肿瘤发病率在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由于多数肿瘤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明确,早期症状也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肿瘤的发生与衰老密切相关,这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也是人衰老过程中的自然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介绍说,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肿瘤患者也逐渐增多。但是,与感染性相关的肿瘤是完全可以早期干预的,比如人类乳头状病毒和宫颈癌、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与此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得肿瘤患者数量居高不下。据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胃癌紧随其后。

据介绍,肺癌就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吸烟越多,吸烟史越长,肺癌的发病率越高。因此,40岁以上、常年吸烟、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都是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及时掌握自身健康情况。“胃癌也是一种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疾病。”程书钧院士说,目前,越来越多城市居民习惯西式饮食,喜欢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胃癌发病率增高。程书钧院士认为,应更多地保留中国优秀的传统饮食方式。除此之外,还应避免和减少相关危险因素,更应该针对性地接受肿瘤筛查,在疾病早期就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提出,可通过三级预防进行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肿瘤治疗不必舍近求远

随着癌症高发,越来越多患者选择出国看病。他们往往认为,国外的癌症治疗水平更高,因而在国外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赫捷院士坦言,在肿瘤防治上,国外的月亮不比国内圆。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也表示,肿瘤治疗国内外没并有什么差距,甚至在某些癌症的治疗效果上,中国要优于其他国家。

孙燕院士解释说,我国医生的外科手术水平及很多治疗方案都是高于发达国家的,原因在于我国医生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例如食管癌、鼻咽癌和肝癌,我国医生的治疗水平就很高,而这些肿瘤在欧美国家相对少见,国外很多头颈外科的医生,一生也只看过几例鼻咽癌患者。由于国内医生接触了大量病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这些癌症的治疗水平,自然是超过国外的。赫捷院士也表示,中国一名年轻医生一年的手术量,几乎是一些国外医生一辈子的手术量。孙燕院士透露,在一些国内患者选择出国看病的同时,其实也有很多国外癌症患者来中国就诊,乔布斯就曾经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过治疗。

虽然有数据显示,在出国看病的患者中,国外医生对中国医生的治疗方案作出调整和修改的比例高达60%,但这其中很多都是药物的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表示,在研究新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很多有效的抗癌药物仍依赖进口,但最终是否有必要选择出国看病,关键还要看病种。例如一些罕见的癌症,国外的临床研究可能要先进一些,而对于常见癌症,国内的治疗水平要更先进些,患者没必要舍近求远。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