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记者 胡新桥 刘志月
《法制与新闻》记者 何正鑫
如今
百姓对工作生活的便利性要求
越来越高
政法机关不拿出点干货来
实在有点hold不住场面
前不久
记者坐上便民列车
亲身体验了一把
湖北政法机关服务为民新举措
记者
新时代,政法机关如何走好群众路线、做好便民服务?
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祥喜
我们着眼内部挖潜,牢牢把握司法体制改革正确方向,大力推进政法信息化建设和工作机制创新,持续提升全省政法机关便民服务水平。
线路一:改革高速路
途经服务区:湖北宜昌、黄石
【现场回放】
三五好友相聚
小李不小心喝高了
“反正在农村,开车没事儿”
于是乎
心怀侥幸的他开车回家
不曾想被民警逮了个正着
管好农村交通
还群众一份心安
这事儿
得感谢的是
身着辅警制服的“交管路长”
为消除农村交通事故预防盲区,宜昌在农村推广“路长制”,招录368名“路长”,实现了农村道路“车有人管、路有人巡、违法有人劝、隐患有人查、要事有人报、安全有人负责”。
全面推广“路长制”,是宜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11月起,宜昌撤销农村交警中队,人员、装备就近并入派出所,由派出所全面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下放18项车驾管业务办理权限,实行户籍、车驾管等业务“一门进入”“一窗受理”。
交通安全宣传
自动播放
详情点击5关闭广告undefined02:39undefinedundefined
<>
中国交通安全公益宣传片获联合国大奖,我看完了,心里很多感叹
澳洲交通安全宣传片一个都不能少 震撼世人
闯红灯的危害-交通安全警示宣传片
走心的国外交通安全宣传片,让人深思!看完以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交通安全宣传动漫
云南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唱响文明交通
全明星警车阵容阿布扎比城市安全宣传大片
(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宣传片《生命的警示》
国外交通安全宣传片,此影片极具教育意义
国外宣传交通安全的公益广告
视频:路长用“土话”说安全,句句入人心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宜昌全市农村较大交通事故起数、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3.3%、78.9%,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司法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湖北政法机关不断改进便民服务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湖北公证行业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是典型之一。
【现场回放】
2018年9月29日晚
刘先生登陆在线申办公证平台
提交了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公证的材料
次日一大早
宜昌市三峡公证处公证员李新辉
打来电话
告诉他需要带至现场核实的材料清单
下午,刘先生到达宜昌市三峡公证处
当场拿到了制作好的涉外公证书
图为宜昌市三峡公证处在线申办系统
能反映改革力度的
可不只三峡公证“云平台”
再来看看跨政法机关的改革事项推进情况
法律援助值班律师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湖北法院在诉讼服务场所已全部建成“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工作站”。
律师会见,是律师参与刑事诉讼、行使辩护权的重要内容。湖北省黄石市第一看守所自去年6月8日开通“律师会见网上预约平台”以来,已接受申请1352人次、审批通过1291人次,极大方便了律师工作。
路线二:创新高速路
途经服务区:武汉、十堰、襄阳
【现场回放】
朱女士借了10万元给朋友
如今找不到人
打朋友电话也不接
她登陆微信公众号
“武汉青山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咨询
不到30秒
便收到了专业律师的答复
图为群众扫码关注青山区司法局“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青山区司法局打造的“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武汉着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代表。
图为武汉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窗口一角
武汉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太兵介绍,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武汉在全国率先推出社区律师“周四有约”试点,逐渐升级为社区律师与所在社区(村)共建微信群的“全天候服务”。
目前,湖北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已实现全覆盖,群众通过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可获得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
瞄准群众关心的执法司法热点难点问题,湖北政法机关不断创新执法司法方式,赢得群众点赞。
【现场回放】
司机小王在十堰市人民路停车办事
一分钟后,他接到语音电话
称在该路段违停,请立即驶离
他立即将车开走
事后查询,这次违停没有吃到罚单
让小王省下违停罚款的
就是
智能违停语音劝离服务
十堰市公安交管局副局长陈洪举介绍,改变违停即贴单罚款传统思维,将电子眼与“违停语音自动劝离系统”对接。
此系统一年内已劝离违章停车100万起,顺畅了交通,还避免了亿元违停罚款。
“比起直接拍照处罚,发现违章先善意提醒更容易让人接受,服务性更强、执法更有温情。”王先生说。
【现场回放】
不到3分钟
通过一台“警务ATM”一体机
武汉市江岸区居民黄先生
便成功补办了户口簿
他说,以前补办户口簿得去派出所
如今自助操作、立等可取
简直不要太方便!
图为市民通过“警务ATM”一体机自助办证
为黄先生提供服务的,是湖北首台集“自助受理+窗口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警务自助终端。该终端目前支持出入境、户政、治安、刑侦、交通等5个警种30项业务,群众可24小时自助查询办理相关业务。
让群众感受科技创新的温度,襄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也不含糊——该支队推出的自拍出入境证件照小程序“襄境易美拍”,如今已实现手机拍照和出入境办证系统互通,办证照相随意拍、最美相片随意选、前台受理随时办。
路线三:信息化高速路
途经服务区:咸宁、武汉、十堰
【现场回放】
倒计时30秒
电脑屏幕前的沈林(化名)显得有些急切
“爸爸,你好吗?我好想你呀!”
屏幕那头
女儿欢快的呼唤
让泪水在沈林眼眶里直打转
“小丫头长成大姑娘了……”
沈林不觉红了眼
图为咸宁监狱服刑人员使用远程视频会见系统
远程视频会见,缓解了沈林8年相思之苦。
2010年,老家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农村的沈林,因犯盗窃罪到湖北省咸宁监狱服刑。父母相继过世、妻子远走他乡,6岁的女儿成了他最大牵挂。家人来监会见路途远、时间长。入狱后,沈林再没能与女儿见面。
2018年8月,咸宁监狱远程视频会见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同年9月29日,沈林获准与家人远程视频会见。
如今
在湖北监狱系统
像沈林一样
很多服刑人员开始享受到
政法机关智能化建设带来的便利
湖北省司法行政远程视频会见系统,目前已覆盖全省押犯监狱、戒毒所及县(市区)以上司法局,并已延伸至700个司法所,实现远程会见3000余次。
“远程视频会见系统搭建起更便捷的沟通桥梁,能更好鼓励服刑人员、戒毒人员走向新生。”湖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谭先振说。
2016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党委政法委统筹推进全省政法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政法机关核心战斗力。两年多来,以司法行政远程视频会见系统为代表的一批智能化便民服务成果不断涌现——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公安分局:在江汉大学打造全国首家校园无人警局“车都公安便民服务E站”,可24小时自助申请补办身份证、办理出入境签注手续等业务;
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打造智能自助诉讼服务区,当事人可以自由查询、阅看、打印、扫描、签收所有与案件相关的材料,可不受时空限制与法官沟通;
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公安局:打造“大数据+大共治”旅游安保机制,通过对客流、交通、联动等涉旅信息数据接入和整合应用,实现旅游综合秩序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流程化。
记者
新时代,政法机关如何走好群众路线、做好便民服务?
湖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兴於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政法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打造更多便民利民政法产品,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扫一扫微信
“掌上”可享专业法律服务
动一动手指
交通治安户政业务全办理
牵一根网线
远程视频高墙内外寄相思
……
探秘湖北政法便民“高速路”
着实收获不少
为这些便民利民新举措点赞!
为湖北政法机关点赞!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 席锋宇 常煜朱琳 范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