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会员 > 正文

配合正当执法,就是最好的文明

黑省二哈X院舆情高热只是表层。

百万基层民警引领的维护执法权威是中间层。

新时代基层民警承担更多责任压力与执法权威弱化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是底层。

基层民警的心声,执法权威与职责匹配的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

\

\

1.维护执法权威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

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安全的保障、人民利益的保护,需要大家共同遵守规范,都离不开警察艰辛付出、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2013-2017年的5年里,全国因公牺牲的公安民警共2003人,因公负伤或致残2.5万人,因公牺牲民警平均年龄43.5岁。

2018年,301名公安民警、141名警务辅助人员因公牺牲,1.2万余名公安民警和警务辅助人员英勇负伤。

\

无权威,不警察。

没有执法权威的警察,是否还值得民众信任?

无执法权威,酒鬼可以驾车在城市街道上横冲直撞;

无执法权威,恐怖分子可以大摇大摆进入地铁肆意作恶;

无执法权威,阻止不了犯罪,抓不到罪犯,法庭也会如同虚设。

警察无执法权威,就如同猫没了利爪,鼠辈将横行。

警察无执法权威,强奸犯、杀人犯、抢劫犯、诈骗犯、毒贩等等将迎来狂欢,人民将迎来灾难。

一个警察没有执法权威的社会,民众是绝对没有安全感可言的。

执法权威就如同警察的生命、如同警察的灵魂。

我们要像爱惜警察生命一样,维护他们的执法权威。

因为维护执法权威,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

\

2.警惕执法权威弱化带来的后果!

当前,一些言论将个案普遍化、新壶装旧酒,甚至移花接木,对警察群体进行恶意抹黑污化,弱化执法权威,后果很严重,需要警惕。

弱化的执法权威虽然好过于没有,但不断弱化最终会导致丧失。

执法权威的弱化,会大大增加执法成本。

权威不够人数凑,以前两个民警就能处理好的案事件,现在可能要20个人,不仅造成警力资源浪费、警员疲于奔命,也会造成“以多欺少”“小题大做”的社会观感。

基层民警为维护执法权威的呐喊,有时候话很糙。

这是无奈之举,但更多的是一种正义担当!

他们比其他人更能感知到执法权威弱化将带来的严重后果;

他们像爱惜生命一样维护执法权威。

舆论场不仅要能容得下他们的声音,更应该给他们的担当报以鲜花和掌声。

\

3.维护执法权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毫无疑问,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文明程度在提高。

2018年,我们满屏痛斥霸座男、霸座女、霸座老大爷和霸座老太太,我们为乘警执法叫好;

我们满屏对海外旅游的不文明行为说不;

我们满屏谴责公交上闹事置全车生命安全于不顾的不道德行为等等。

我们不断追求着进步,不断倡导大家共同遵守社会规范。

执法权威,实质上代表着法律的尊严。

维护执法权威,就是维护法律尊严,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结果是行为可预期,结果可预期。

简而言之,维护执法权威,就是大家配合执法。

一个文明的社会,配合执法是一种社会规范;

一个文明人,配合执法既是应有的责任义务,也是一种基本的文明规范。

一个人人遵法守法的社会,一个时时遵法守法的公民,面对执法,既会满怀感激,有执法才能维持秩序;又会坦然处之、完美配合,不浪费警力资源何尝不是一种美德?

\

4.执法权威不是标签也不是护身符,最需要法律保护!

执法权威不是标签,不是说贴在身上就管用的。

维护执法权威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法律制度上的保障。民警执法过程中,要有法律保障其权威性和连贯性,不能有被执法对象诬告、被舆论裹挟硬切割、自身正当权益无法保障的后顾之忧。

法官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在涉及到有损执法权威的案事件当中,需要用一个个典型案例进行释法,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执法权威不容挑战。

其二,要有公正客观的约束机制。执法权威也不能成为不规范执法甚至枉法的护身符,要有约束,要敢于接受监督,只有当大家都意识到执法被约束、必须规范的时候,民众才会义无反顾放心的配合执法。民警执法有保护机制,民众被执法如觉得利益有损,有第三方投诉救助机制,是双赢。

其三, 民警要用自己的规范执法赢得信服和口碑,被信服的警察不怒自威。

其四,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执法权威的义务。配合正当执法,就是最好的维护执法权威,也是最好的文明体现。

(本期编辑:壹零)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