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会员 > 正文

夫妻父女齐上阵新型装备显身手 秦淮灯会安保一线的老兵新事

\

图为民警佩戴便携式4G单兵图传仪在执勤点执勤

法制日报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 文/图

今天14时30分,迎着蒙蒙细雨,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梅园新村警务工作站副站长李睿智正在南京夫子庙景区平江府路东牌坊执勤。

“这几天游客较多,求助类警情也比较多,像问路、小孩走丢之类,有时候一天能有三四十起。”李睿智回答完游客询问后告诉记者。

李睿智口中的灯会是指第33届中国·秦淮灯会。“十里秦淮十里灯,桨声灯影夜销魂”,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19时30分,素有“天下第一灯会”美誉的南京秦淮灯会正式亮灯。

相较于往年,今年的灯会分8个展区,明城墙风光带、白鹭洲公园水上灯会、十里秦淮风光带、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都将被五光十色的灯光串联在一起。自开幕以来,夫子庙核心区日均人流量保持在25万人次。

除了展区增加外,今年还是南京与西安首次携手联办“双城灯会”,共同讲述中国故事。市民和游客在南京的大报恩寺前能看到来自西北的“西安年·最中国”灯组,一览北国风采;一千多公里外的西安城墙上可以看到来自江南的“华彩金陵春”灯组,一睹南国柔情。

面对今年灯组增多、灯展区扩大等变化,南京市公安局提前谋划,整个灯会期间累计投入两万多名警力。正月十四、十五两日,还将每天组织5000多名警力现场执勤。

作为增援警力的李睿智就是其中一员,他的妻子——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人口管理大队民警高洁亦在其中。这对去年才喜结连理的小夫妻已经是灯会安保队伍的“老兵”。

“今年是我俩第三次参加秦淮灯会安保。我们一个在路口执勤,一个负责安检工作。”高洁对记者说,“其实相距并不远,却很难见到面。只能他晚上带特勤巡逻时,经过我的执勤点,才能看上一眼。”

另一对“老兵”是父女。下午3点,记者见到了已从警34年的父亲——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雨花台派出所社区民警杨学庆。

“我在文德桥执勤,负责疏导人群,女儿在大成殿广场。”顺着杨学庆手指方向,记者只能看到攒动的人头。

由于位置特殊,文德桥上在月圆时分会出现“文德分月”的景象,还曾出现过观灯者将桥的栏杆挤断而落入水中的情况。

如今,文德桥牢固程度已今非昔比。而且每年此时,杨学庆都会与同事们在桥上筑起人墙,防止观灯者出现意外。这一站,就是几十年。

尽管相距仅一百多米,杨学庆和女儿之间却隔着数万人流,彼此看不见对方。顺着人流的方向,记者来到了女儿——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夫子庙派出所刑侦内勤杨文静的执勤地点。

一辆不停闪烁着警灯的警车旁,杨文静和同事正在为一对带着小孙女的老夫妇指路。

“今年是我和父亲第五次一起参加灯会安保。”说起父亲,杨文静眼中满是崇拜。

原来,正是因为父亲那句“警察队伍需要也需要新鲜血液,需要一代代人的继承”,杨文静立志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当时国都南京城就曾举办过元宵灯会,是中国最早的灯会,自唐代开始正式成为民间习俗。至今,有滋有味的南京秦淮灯会已延续上千年,南京警方几乎每年都有各种“黑科技”轮番上阵、一展身手,确保节日平安祥和。

记者发现不少巡逻民警的胸前佩戴着一部黑色的执法记录仪。经询问后才知道,这就是新上线的“黑科技”——便携式4G单兵图传仪。

为做好现场人流的实时监控和场景化记录,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启用了这款全新安保黑科技,这款并不简单的执法记录仪一改传统执法记录仪视频记录脱网延迟的缺点,不仅可以对执勤点位周边的状况进行视频记录,还可以进行联网图传,将现场状况实施传输给安保指挥部后台。

在灯会安保指挥部里,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根据巡逻民警的执勤位置显示了夫子庙景区各个赏灯区域实时画面,指挥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各类突发警情、调配警力,保证安保工作快速高效。

灯会期间,秦淮分局在灯展核心区域各执勤点位配备了100部便携式单兵图传仪,地面执勤警力配备图传仪与空中鹰眼等监控形成上下互补,为全方位做好灯会现场监控监测工作打造立体化、场景化的视频传输网络。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