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5日讯(记者 张艳玲)为期40天的春运于3月5日结束。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4年春运4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84亿人次。
其中,铁路客运量预计完成4.8亿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完成78.3亿人次,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预计完成67.2亿人次(在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中占比约80%),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完成11.1亿人次;水路客运量预计完成2900万人次;民航客运量预计完成8300万人次。
今年春运期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加强统筹调度、加强运力保障、加强安全监管、加强应急处置,细化应对恶劣天气、超大客流等情况预案,让更多人的归乡返程之路更为安全、更为便捷、更为温馨。
几十亿人次的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安全成为今年春运的重中之重。在春运正式开始前,交通运输部门便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长大桥隧、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进行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对投入春运的车辆、船舶、运载工具等各方面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全力保障行车安全。当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遇上春运,各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清雪除冰作业,全力以赴保障交通畅通。
路网通达,春运才能更便捷。从返乡摩托车大军“盛况不再”到公路自驾成为出行主力,从排队购票难到一键选择定制客运,从换乘接驳难到联程运输高效衔接……更多新开的线路、更优化的出行时刻、更先进的交通工具,在今年的春运中,便捷成为越来越高频的词汇。
变化背后,是加速成型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数据显示,我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2023年,新开通高铁2776公里,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7000公里,新增和改善航道1000公里,运输航空机场达到259座。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承载着春运大潮的活力涌动,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今年春运,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火车站、公路还是机场,出行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从充电到休息,从乘车到饮食,从到站到回家,今年春运期间,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推出一系列贴心服务、暖心举措,努力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让更多人不仅能走得了,而且能走得好、走得舒适。
为做好春运期间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交通运输部发挥物流保通保畅专班作用,重点跟踪物资需求,协调部省相关部门,对重点区域、枢纽、主要通道的物流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全面摸排重点物资特别是民生物资的需求,同时加强运力储备,保障主体路网物流“大动脉”畅通,保障城乡末端“微循环”高效畅通,确保重点民生物资能够有效、有序、稳定运输。
编审: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