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三农 > 正文

中农578打破我国小麦高产纪录,平均亩产高达841.5公斤

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获得高产的前提,在今年的小麦生产中,6月1日,来自国家小麦工程技术中心,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多名专家,对河南省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的小麦超高产攻关示范田30亩小麦新品种中麦578,进行了测产验收,平均亩产841.5公斤,打破了我国小麦超高产纪录。

中农578打破我国小麦高产纪录,平均亩产高达841.5公斤

1、品种介绍

中麦578是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棉花研究所合作,历时20年选育的超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了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57;2020年又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16 ;2020年同时通过了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麦20200002。从2015年开始在黄淮南片和河北试验,2017年参加河南省优质组生产试验,以及黄淮海北片区域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种植,均显示出其优质、高产、抗寒、抗逆的优良特性。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中农578打破我国小麦高产纪录,平均亩产高达841.5公斤

2、主要特点

(1)成熟适中:中麦578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9.5~229.6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熟1~2天。为玉米早播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全年粮食丰收。

(2)高抗倒伏:中麦578平均株高80厘米左右,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为小麦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抗旱能力强:中麦578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2017年,即便遇到冬季极端低温天气,在山东德州、河北衡水等抗寒性要求高的地区,均表现出抗寒性极好的特点。在2018年清明前后遇到历史极端低温,多数品种抗倒春寒能力差的情况下,中麦578抗寒性表现依然突出,河南沁阳县百亩方实打验收亩产643公斤。

中农578打破我国小麦高产纪录,平均亩产高达841.5公斤

(4)稳产高产:中麦578粒大饱满,常年千粒重50克左右,籽粒商品性好,经多年种植表明,平均亩产均在526公斤以上,高水肥地块增产潜力巨大,今年6月1日,对河南省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的小麦超高产攻关示范田,进行了测产验收,平均亩产841.5公斤,打破了我国小麦超高产纪录。

(5)优质强筋:中麦578为强筋小麦新品种。在2018年小麦质量年会中,中麦578荣获一级强筋优质小麦和面包烘焙品质优良小麦称号。在不同环境下品质稳定,蛋白质含量≥14.7%,吸水率60%,稳定时间18分钟,延展性163毫米,面包加工品质接近进口优质加拿大小麦水平。

中农578打破我国小麦高产纪录,平均亩产高达841.5公斤

3、栽培技术要点

中麦578最适宜的播种期在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18万。播种前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7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年前及时除草,年后返青拔节前主要防治纹枯病,并追施拔节肥,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生长中后期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后期注意做好小麦“一喷三防”,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4、适宜栽培区域

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也是适宜在淮河以北及沿淮地区种植。以及河北、北京、陕西、山东等冬小麦种植区高水肥地块种植,增产潜力大。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