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三农 > 正文

11月第二周:生猪、玉米、小麦、鸡蛋、肉鸡、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11月第二周:生猪、玉米、小麦、鸡蛋、肉鸡、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1、生猪产业重要消息

1、近日,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了《畜禽全球市场与贸易》报告,2018年美国的猪肉产量将增长4%,中国生猪产量将会迎来第二个持续增长年,母猪存栏量预计会出现显著增长,全球猪肉产量增幅近2%,种种迹象表明,2018年的猪价走势并不乐观。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1902

2、京东+史密斯菲尔德+双汇的三方合作进口猪肉

近日,京东携手史密斯菲尔德的消息在业内炸开了锅,顿时猪业人士高呼——“刘强东即将成为进口肉的有力推手!”“京东不靠谱!”“美国猪肉不安全,京东自寻死路”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京东+史密斯菲尔德+双汇的三方合作已成既定事实,而“京东生鲜”业也将作为史密斯菲尔德产品在国内的唯一线上销售渠道。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1946

3、温氏集团:与山西长子县进行百万头生猪投资项目洽谈

10月26日,长子县委书记李国强与广东温氏股份秦晋公司总经理欧阳建华一行就百万头生猪投资一体化养殖项目进行深入洽谈。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2053

4、猪价十一月行情走势分析

后市随着进出口肉、国家政策、疫病变化、天气转凉等情况的冲击,消费增加是肯定的,虽然十月底的行情稳定难以改变,十一月上旬的行情可能会更低,下旬才能迎来更多的利好反弹。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2050

评论:

本周猪价小幅走弱。需求持续处于阶段性低迷期,生猪收购顺畅,屠宰企业压价意愿仍存,此前猪价上涨导致养殖户压栏和二次育肥,屠宰企业整体压价力度有所缓和,而白条价格下跌,屠宰企业持续提价动力不足。业内认为在消费依旧较弱的影响下猪价上涨,接下来这种态势将会成为常态,供需市场也会存在博弈,但总体11月猪价无忧,预计将保持在14元/公斤以上。此外,当前季节性疫病多发,建议养殖户加强防疫管理。

11月第二周:生猪、玉米、小麦、鸡蛋、肉鸡、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2、玉米产业重要消息

1、东北新粮集中上量,现货价格承压下行

10月末黑龙江玉米大批量供应,吉林、辽宁粮上量增加。随新粮集中上市,现货价格承压下行,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格下跌10-50元不等,主流开秤三等玉米粮源集中在1360-1530元。而由于近期港口价格持续下跌,此前部分产区开塔贸易客户近期有停塔迹象。近期重点关注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补助政策及农户售粮心态变化。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2068

2、辽宁省2017年玉米、大豆补贴进入发放阶段!

近段时间,随着秋粮收购工作的推进,东北省的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均发布了2017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并陆续进入实发阶段。

其中,黑龙江2017年大豆和玉米生产补贴全省统一标准为:大豆补贴标准为173.46元/亩,玉米为133.46元亩。吉林各地补贴标准不一,吉林敦化2017年玉米补贴标准每亩为97.18元。大豆补贴标准为每亩165.58元,另依据玉米补贴额度提取的种植结构调整资金用于马铃薯种植者补贴,其标准为每亩100元。公主岭玉米补贴标准约为201元/亩,大豆266元/亩。内蒙古通辽科左后旗的玉米生产者补贴也已经发放,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为一亩120.15元。科尔沁镇2017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已经陆续发放完毕,其中大豆生产者补贴涉及45户,共计8.2万元;玉米生产者补贴涉及3728户,共计1111.07万元。辽宁也终于在今日有了消息。。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2161

11月第二周:生猪、玉米、小麦、鸡蛋、肉鸡、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3、蛋肉禽产业重要消息

1、台当局农业主管部门11月1日公布,其“禽流感防控中心”启用空气监测禽流感病毒核酸浓度方法,实测爆发禽流感禽场的病毒扩散半径,以确认病毒会否经由空气直接传播。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id=422185

2、马鞍山市博望区养殖禁养区内畜禽禁养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禁养区内17家市标准养殖户和11家省标准规模养殖场(户),全部完成关闭工作。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id=422203

3、前3季度,四大白羽肉鸡上市公司合计亏损3.14亿元,2017年全年预计亏损1亿元以上,去年同期合计盈利13.45亿元。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id=422311

4、巴西农业部长布莱罗·马吉11月1日说,巴西已走出今年上半年“问题肉”事件的影响。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id=422336

11月第二周:生猪、玉米、小麦、鸡蛋、肉鸡、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4、小麦产业重要消息

1、2017年北方地区小麦质量整体质量好于上年

截止7月20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9省的小麦质量会检工作已完成,共采集新收获小麦样品2014份,涉及94市411个主产县(区),获得分析数据3.3万个。总的来看,2017年新收获小麦整体质量正常,符合国家标准中等(三等)以上要求的比例为91.8%。但山东、湖北、山西、陕西等省小麦质量等级有所下降,山西、陕西两省不完善粒较多。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1986

2、小麦政策或将推动面粉需求上升

整体看,小麦市场价格偏强运行,给面粉厂家带来提振,面粉及麸皮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目前市场更为关注大厂动态,此时已到月底,往往新的一个月是大厂调整价格的关键时期。卓创预计,在小麦成本高,面粉缓慢升温的情况下,面粉市场将会慢慢上扬。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2103

11月第二周:生猪、玉米、小麦、鸡蛋、肉鸡、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5、饲料产业重要消息

1、温氏股份发力生鲜门店 可否摆脱“猪周期”的左右

10月29日,温氏股份(300498)发布2017年三季报,公司2017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92.19亿元,同比下降10.14%;养殖业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48.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39亿元,同比下降62.73%,养殖业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0.03%,公司每股收益为0.77元。

公司的生鲜门店主要在深圳,已开门营业约50家,目前盈利情况不错,主要还在试验“公司+店主”模式能否成功。据公开消息,公司将稳步推进生鲜项目,初步计划在深圳拓展到300家左右。

2、牧原股份10月生猪销量环比降22.4%

牧原股份(002714)周五晚间披露,10月份,公司销售生猪61.5万头,销售收入8.82亿元。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3.91元/公斤,比上月下降1.8%。商品猪价格10月份整体围绕均价呈现震荡走势。10月份生猪销量比上月下降22.4%,主要原因是仔猪进入销售淡季,商品猪销量基本稳定。

3、圣迪乐村投资4亿元建60万套蛋种鸡、100万只蛋鸡项目

10月24日公告,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近日拟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政府或其下属的公司(以下简称“碧江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由碧江区人民政府负责规划和修建100万只蛋鸡场及其它功能性附属设施。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1.2亿元,以交付时签订补充协议的形式确认最终的总投资金额为准。

10月24日公告,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近日拟与贵州松桃星旺现代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桃牧业”)签订合作协议。由松桃牧业负责规划和修建60万套蛋种鸡场;20万套蛋种鸡育雏场;年产 200万只商品蛋鸡青年鸡场;年产1亿羽蛋鸡苗的孵化场及副产物处理场;年产6万吨的饲料厂及其它功能性附属设施。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3.0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7亿元,流动资金投资1.2亿元),以交付时签订补充协议的形式确认最终的总投资金额为准。

11月第二周:生猪、玉米、小麦、鸡蛋、肉鸡、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6、油料产业重要消息

1、 美国农业部大豆周度出口销售及装船报告

美国农业部(USDA)周四公布的大豆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0月26日当周,美国2017-18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1,967,000吨,2018-19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15,200吨。当周,美国2017-18年度大豆出口装船2,687,900吨。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2271

2、 阿根廷陈大豆销售比例已达66%

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称,农户已经销售了66%的2016/17年度大豆,相比之下,五年平均进度为74%。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2125

3、 美国大豆收割率为83%

美国农业部(USDA)周一公布的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10月29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83%,前一周为70%,去年同期为85%,五年均值为84%。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1999

4、 11月国内主要油厂进口大豆船期预报统计

预计2017年11月份国内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到港量共111.5船,共计约703万吨(本月船重按6.3万吨计),较10月预期略有下降。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22063

11月第二周:生猪、玉米、小麦、鸡蛋、肉鸡、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7、食糖产业重要消息

1. green pool上调17/18榨季全球食糖过剩量预估至980万吨

澳大利亚分析机构Green pool将2017/18榨季全球食糖供需过剩预估上调266万吨,至980万吨,因产量增加及消费增长迟滞预期。新榨季全球食糖产量预估上调191万吨,至1.93亿吨,同比提高8%,其中欧盟食糖产量预估上调70万吨,至1950万吨,同比提高23%;全球食糖消费量预估下调逾70万吨,至1.83亿吨左右,库存预计为8835万吨,库存消费比预估由43.7%升至48.5%。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id=422121

2. FAO 10月食糖价格指数同比增36% 至203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糖价格指数10月份平均近203点,较9月下跌1.4点(0.7%),比去年10月低出多达112点(36%)。10月份食糖价格下跌是因为欧盟有望增加生产甜菜作物以及俄联邦有望增产,进一步坐实了2017/18年度供应增加的可能。巴西雷亚尔走弱增加了巴西扩大出口销量的可能,这也压低了国际价格,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由于提高进口关税而大幅减少采购。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id=422300

3. 印度政府延长食糖贸易商库存限制至12月末

近日印度政府将食糖贸易商的库存限制政策延长两个月,至12月31日。此举旨在为保障市场上食糖供给充足、价格合理。加尔各答地区贸易商库存限制为1000吨,其他地区为500吨。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id=422236

4. 印度新榨季已经开始 主产区16家糖厂开榨

印度食品部官员表示,该国新榨季已开始,其中北方邦、卡邦、泰邦分别开榨3家、11家及2家糖厂。马邦与哈里亚纳邦糖厂将于11月1日开榨,时间分别落后上年14天及提前21天。本榨季印度开榨糖厂预计超过512家,而上榨季为490家。该国拥有700多家糖厂,其中525家处于运营状态,合作社糖厂与私营糖厂各占一半。印度糖厂协会(ISMA)数据显示, 2017/18榨季该国预计产糖2510万吨,同比提高24%;消费量预计为2500万吨,期初库存与进口量分别预计为390万吨和30万吨左右。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id=421783

5. 巴西乙醇增产计划被叫停

RenovaBio是巴西政府三个月前企图推出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生物燃料使用的计划,考虑到该计划对经济和工业领域的影响,目前已被叫停。该计划将要求增加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分销商的最低销售量,并通过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减排证书来跟踪配额。总统办公室表示仍处在对该计划的评估中,也没有确定向国会提交草案的日期。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id=421857

6. 广西预计17/18榨季产量560-580万吨

2017/18 年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销工作会议暨全国食糖、糖蜜酒精订货会11月1日在南宁召开。会议:最新调查广西甘蔗含糖份同比低一个百分点左右,看11月温差拉大是否使得糖分有所提高,如果保持这样温差水平下去,预计糖分不会比去年低。如果有4800万吨的甘蔗,预计少48万吨糖,假如天气好,产量有增加。预计1718榨季,广西总的产糖量比去年有所增加,产量在 560-580万吨左右。

链接://www.ncpqh.com/news/getDetail?id=422214

评论:

本周郑糖整体呈下跌趋势。郑糖在前期强势上涨之后,短期上涨动力开始减弱,主力1801合约呈震荡回调走势。国内现货价格继续保持稳定,南宁糖会下修了之前国内糖产量预估,各主产区预计新榨季产量972至992.5万吨之间,广西预估新榨季560-580万吨的产量远不及预期。另外会议释放出稳定糖价、控制进口、严厉打击走私等政策信号,提高糖业效率、增强竟争力。糖会内容非常积极,但市场对未来走势仍存在分歧,最终糖价的运行仍需要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距离广西大规模开榨尚有1个月左右时间,盘面依然具备进一步反弹空间。郑糖短期内震荡偏强走势可能仍会延续。关注10月产销数据发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