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区积极探索后扶贫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精致农业,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在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园的食用菌种植大棚,贫困户邹金连正在采摘平菇。大棚采用全自动模式,会根据设定的温湿度自动加湿和抽风,一台手机就可以完成对整个大棚实行实时管理。作为附近的贫困户,邹金连日常只需要负责人采摘工作,还能拿到一份不错的收入。
贫困户 邹金连:
每个月有三千多元,离家也比较近,可以照顾家里。
曲江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食用菌产业尤其是工厂化生产长期处于全省行业领先地位,全区菌蔬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去年,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园获批成为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采取“生产+加工+科技”模式,打造集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就业增收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作为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的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04年入驻曲江,经过16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拥有一套成熟的食用菌菌种研发生产工艺流程,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为下游企业培育绿色高产的菌种。
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事业部总工程师 许喜佳:
从精准化农业、精细化农业和健康农业的角度去种植菌类,根据季节我们品种上有侧重,而且大棚我们做了一些数字农业的控制,都有工艺标准跟指标,按照这样种植不会有困难。
有了绿色高产的菌种,产业园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方式,为曲江区29个省定贫困村各建设了一个智能温室大棚,让各村贫困户共享食用菌产业发展收益。
广东沐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彭波:
我们一村一棚,让贫困户在棚里学会种菇技术,以改变原来粤北地区传统的椴木种植技术,增加产量。
按照建设规划,大棚预计可为每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加82.86万元。此外,产业园还向附近贫困户免费提供菌种,并负责收购贫困户种植的食用菌,每户每年可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增收1万元。
曲江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扶贫办主任梁文忠:
我们扶贫资金与沐和公司合作的期限为20年,合作期限结束后,扶贫资金还要归还给贫困村,所以这个扶贫机制还是比较长效的。
目前,曲江区共流转土地10.36万亩,引入较大型企业32家,依托龙头企业科技创新、金融机构资金扶持等,推动马坝油粘米、罗坑茶、特色果蔬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打造“小而精”农业,让“小农户”获得大收益。
本台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