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宣威市海岱镇,近些年当地引进了无籽刺梨,经过大面积种植之后,刺梨不仅让荒山变绿了,也富了村民的腰包。
这两天,在宣威市海岱镇羊场村的一家合作社,500亩无籽刺梨正值采摘期,工人们正忙着摘果。这些刺梨在2018年种下,经过3年的精心管理,一串串金黄的果实挂满了枝头。
云南宣威某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孔维松:
今年我们这个属于第一年刚好结果,一亩达到五六百公斤,收入3000多元钱今年一亩。明年应该说盛果期以后,一亩800公斤以上,就要到5000元左右一亩。
合作社负责人算了一笔收入账,过去这一片地全部是传统种植玉米,每年平均亩产500公斤,收入1500元左右。近年来,当地组织种植无籽刺梨,并且与合作企业成立了刺梨加工厂,现在村民的收入至少翻了一番。
云南宣威海岱镇羊场村村民 严翠琼:
当初我们也不敢种,我们村上的领导带头种,厂也建在这里,有销处,有刺梨商来收,感到心里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