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5日开始,内蒙古通辽遭遇持续强降雪。由于降雪跟当地玉米收获的时间重叠,对玉米收获也造成了影响。我们来看记者的探访。
记者在通辽市库伦旗走访时了解到,在11月5日降雪前,部分农户家里的玉米刚刚收回来,降雪来临后,玉米被积雪覆盖。覆盖在玉米上的积雪需要及时处理,不然淤积的潮气会导致玉米发霉。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安家窑村村民 刘国庆:
苞米一直在潮气中,再加上温度高,肯定要坏。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刘伟春:
发霉一般是产生霉菌,像黄曲霉素什么的牲畜是不能吃了,收购的不愿意收,饲喂给自家牲畜还不能喂,会造成毒害现象。
除了玉米,作为饲草料之一的玉米秸秆,由于降雪也没有完全收回来,饲草料供应出现短缺,已经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
暴雪过后,当地派出工作组,对农牧民进行指导,将暴雪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刘伟春:
把上面的雪尽量清走,还有大垛玉米周边的雪都要清走。清走之后为了快速散热,建议先在大堆顶上先人工掏洞或者用挖掘机挖出通底的洞来,多挖几个孔,当作通风井。
针对因为玉米秸秆难以回收造成的草料短缺,当地政府正积极从外地调运干草,缓解供应紧张情况,平抑市场价格。对出现牛羊死亡的区域,防疫工作也开始进行,防疫人员对相关区域进行消杀,防止疫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