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三农 > 正文

广西:“三秋”农业生产工作顺利推进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9月份以来,广西克服高温干旱、寒露风、农资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千方百计抓好秋粮后期田间管理、冬油菜扩种、秋粮收获等“三秋”农业生产工作,确保实现粮油双增目标。

当前,农业“三秋”工作正有序推进。一是秋收工作全面开展,据农情统计,截至10月21日,全区已收中稻211.69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8.56 %,晚稻已收156.7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2.37 %,中稻机收206.39万亩,晚稻机收153.5万亩,水稻机收率超过97%以上;玉米已收144.9万亩,大豆已收44.6万亩、红薯已收60.96万亩。二是冬种有序推进,截至10月21日,全区冬种(从10月1日开始)农作物523.38万亩,其中收籽油菜19.39万亩,占全区任务数的30.8%。三是晚稻长势良好,据农情统计,截至10月9日,晚稻分类面积1266.89万亩,晚稻一、二类禾苗占分类面积的92.69%,比去年同期多0.35个百分点,丰收在望。

据介绍,为顺利推进我区“三秋”农业生产工作,农业农村部门采取多项有力有效措施。

突出抓好秋种秋管。召开全区秋冬种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对秋冬种工作进行部署。下发《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晚稻后期生产工作的通知》,加大对在田粮食作物田间管理工作,组织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加强水稻病虫害及寒露风的防御工作,广泛组织抗旱减灾,确保秋粮增产丰收。

做好晚稻收获农机服务保障。积极落实水稻机械化生产托管政策,引导并帮助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签订作业合同,鼓励并引导有机户为无机户开展作业服务,提高农机利用率和作业效率。成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落实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免收过路费等政策,做好跨区作业农机具转移安全保障工作。组织开展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提升广大农民群众节粮减损意识及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作业的能力水平。

因地制宜发展油菜生产。把发展油菜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措施来抓,下发《2022年开发冬闲田扩种收籽油菜实施方案》,层层压实地方冬油菜扩种任务,确保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根据宜油则油的原则,重点在油菜传统种植区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市发展冬种油菜。做好油菜品种筛选,充分利用中晚稻收割后的冬闲田,确保全面完成全区扩种10万亩、全年63万亩冬种收籽油菜种植任务。

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和总结。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工作,积极组织各地参加全国大豆高产竞赛,在全区范围内遴选一批大豆高产典型上农业农村部。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总结,继续抓好模式技术试验示范熟化和宣传培训,提早谋划好来年大豆、玉米种子储备等工作。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