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三农 > 正文

天津市武清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日前,天津市委网信办组织全市网络媒体开展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集中采访活动。

  2月5日,采访团走进天津市武清区就现代农业示范区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实地采访,全面感受武清区在农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农业物联网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农业信息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效。

  构建智慧农业平台,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

  近年来,武清区乘着“互联网+”热潮搭建了武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涵盖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服务、农业管理四个方面,通过区级云计算中心和分布在各个村镇的益农社将全区农业信息收集整理,形成“智慧农业”的基础构架。2018年,将会在这些大数据的基础上推行更加成熟的农业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农价检测、产量统计、农产品溯源等功能,并与天津市农业信息化平台数据共享,实现信息一体化。该平台还整合了与农业相关的六部门信息,并建成林业局苗木供求系统,将气象、畜牧等信息接入到平台上,使农民通过平台获得更多的服务信息。

  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发挥引领作用

  武清区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培养了北国之春示范园、张辛庄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田水铺青萝卜种植基地、黑马韭菜基地、山炮营农庄益捷养殖等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点位,加快推进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特色农业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同时,将农业生产的实时数据接入到市级平台,为全市农业生产大数据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黑马韭菜基地,采访团看到大棚内的水培韭菜长势喜人,大棚实现了全自动管理,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操作大棚的自动卷帘,还有一台摄像机在实时向微信平台直播棚内的情况。武清区种植中心农业推广研究员肖建中说:“水培韭菜是我们和南开大学共同研究的新品种,只要有水就可以生长,一般十五天左右成熟,每盆能收四到五茬,是真正的无公害蔬菜,城里人没有种植蔬菜的条件,完全可以通过水培韭菜达到随摘随吃的享受,我们的销量非常好。”

  开展农产品网络销售全覆盖,创新销售模式

  武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上搭建的区级“津农宝”电子商务平台,已有区内1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500余个特色农产品在网上销售,2017年,全区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该系统还对全区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网络销售调研,推进信息化全覆盖工作。以河北屯镇的“生产+服务+电商销售”运营模式、下伍旗镇的“互联网+社区服务”运营模式、大良镇的“品牌+电商”营销模式为试点,对武清区农业产业进行分类梳理,挖掘区域农产品品牌,结合各镇发展实际,找到符合镇域发展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形式。

  着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解决农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武清区作为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第二批试点,率先在天津市开展了“益农社”建设。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方式,提供便民服务、公益服务、电商服务和培训体验服务,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目前,武清区的农业信息化服务范围覆盖全区所有涉农镇街,为全区农民提供细致、周到的“保姆式”服务。

  武清区三农服务中心的12316热线专家组由15位专家组成,为全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机、气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2017年该服务中心还为区内的农业部门负责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推送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以及天气信息等。

  “益农社”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的问题,也在农产品销售和人员信息化培训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仅2017年开展的“津农宝”益农社专供窗口对接订单量就达到了1000余万元,培训信息员300余人次。(张博 王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