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三农 > 正文

创新实施“一二三”战略 全力打好教育扶贫“组合拳”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8所,村小10所,在校生30078人;幼儿园58所,在校幼儿547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籍学生1520人。近年来,桦南县始终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创新实施“一二三”战略,真正做到了教育扶贫项目全覆盖、施策重定向、发力更精准,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让教育扶贫阳光照耀到真正渴望的心田。

抓住“一个”关键,强化机制保障

紧紧抓住“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这个关键,实行教育扶贫全覆盖。建立教育扶贫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教育扶贫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优势资源实施“教育脱贫“攻坚,形成了上下连动、各方互动、社会参与、资源整合的教育扶贫机制。通过组建教育扶贫政策讲解团、咨询电话、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对因学致贫家庭实行靶向精准对接,确保教育扶贫政策知晓率100%。

拓宽“两条”路径,完善资助体系

拓宽帮扶路径,让贫困学生“有学上”。

大力实施以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定额补助;贯彻“两免一补”政策,同时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除学费;保障学前教育特困儿童助学金、高等教育阶段助学金、高等教育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捐资助学扶贫助学政策落实到位的“两助、三免、四保障” “扶智工程”,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全面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60万元,维修改造县职教中心学校培训楼2000平方米,年培训规模可达2000人。大力实施 “全免费”办学模式。针对贫困家庭重点打造育婴员(月嫂)等“八大培训品牌”,与北京倍优天地母婴护理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与佳木斯技师学院艺术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费由县政府统一支付,现已为20名贫困家庭学生支出学费30万元。

聚焦“三项”重点,建立长效机制

聚焦教育规划布局这个重点,让贫困家庭学生“好上学”。

优先支持新建贫困村学校和幼儿园,进一步升级乡镇教育网点,今年投入5400万元,建设第四小学教学楼和食宿楼;建设驼腰子镇金缸中学、闫家镇中学食宿楼;新建幸福小学教学楼和大八浪中学食宿楼;完成乡镇9所幼儿园项目建设,切实保障了贫困家庭学生就近上学需要。聚焦改善办学条件这个重点,让贫困家庭学生“上好学”。今年投入3400万元,对全县30所薄弱学校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创新实施“互联网+教育”扶贫新模式,全面完成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让贫困地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等途径,选优配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深入推进“和谐互助、智慧课堂”活动和“高效课堂”改革工程,通过网络直播将优质课程传送到每一所农村学校。大力开展教师素养大赛等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全县教师综合业务素质,推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