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正是甘肃省积石山县的养蜂户们分蜂的季节。分蜂,也就是蜂王率领蜂群部分成员迁移,将王位让给另一只蜜蜂。这个活动能使蜂群数量增加,因此对蜜蜂种群的繁荣意义重大。可是,刚刚分蜂8天的马兴龙却有些稳不住神儿了,这是为什么呢?
马兴龙是甘肃省积石山县高关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着村里一些贫困户养蜜蜂脱了贫,今年,自己也养了十箱蜜蜂。
本想着能多赚点钱,可谁知,人工分蜂已经8天了,蜂群却并不像自己在书上学到的那么活跃,繁殖数量也不多。慌了手脚的马兴龙向邻居,也就是自己的二哥发出了求助“信号”。
二哥马帅步原来也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有着养殖蜜蜂的技术,再加上金融扶贫等相关政策帮扶,2017年已经脱贫。马兴龙告诉记者,分蜂对养蜂生产影响很大,如果这一步处理不好,影响的不仅仅是蜂蜜的产量,就连蜂蜜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这个养蜜蜂的老把式能帮马兴龙渡过眼前的难关吗?
为了让马兴龙信服,二哥马帅步让他来看自己家的蜂箱。
二哥马帅步采用的自然分蜂是传统养殖方法,而马兴龙采用的人工分蜂是从书本上学习到的分蜂技术。因为二哥比自己早分蜂几天,虽然对比之下二哥的蜂群数量和蜜蜂本身活跃度都比自己的好,马兴龙还是不能接受从书本上学的科学养殖技术是错误的这种说法。
马兴龙告诉记者,他和二哥是甜蜜的“对头”。私下兄弟感情深,二哥马帅步脱贫后,为了帮助弟弟马兴龙,没事就串门传授养殖技术。但因为技术依据不同,兄弟俩也经常发生争执。相争不下时,他们就会找一些当地养殖经验丰富或者相关农技人员请教。
原来,马兴龙和二哥的分蜂方法都正确,只是马兴龙自己技术不过硬,错过了最佳分封时机。而两户见面会就是给这些需要技术和经验的贫困户们搭建的平台。通过定期安排脱贫户和贫困户见面交流,脱贫户不仅向贫困户传授脱贫经验,更让缺乏信心的贫困群众逐步转变观念,激发内生动力,鼓起早日脱贫的信心。
据了解,自2017年积石山县开展两户见面会之后,去年,全县一共脱贫3500多户,共计 1.68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