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我市现代农业产业优势,全面提高科技在农业产业对口帮扶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前,我市第二批农业科技帮扶队抵达沿河县,与沿河县农牧科技局对接,成立了张家港—沿河农业科技对口帮扶办公室,搭建起农业帮扶服务平台,以便全面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为全面了解沿河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8月20日,我市蔬菜办高级农艺师赵占春跟随沿河县农牧局经作站来到了中界镇。在高峰村有机农业产业园,两地专家查看了园区蔬菜生产情况,听取了园区负责人关于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大家围绕园区大棚建设、土壤气候、排灌设施、园区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在孙家村杨家特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查看了食用菌生产现场,对平菇、金针菇生产进行了面对面技术指导,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通过调研走访,赵占春初步了解了当地环境条件、产业情况及蔬菜食用菌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蔬菜基地和食用菌种植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保障、土壤贫乏、农机具购置难、大棚建设等问题,帮扶队和农牧局经作站提出了建议和相应对策。赵占春针对种植中菜苗死亡、农膜覆盖不当、食用菌菌棒污染严重等问题,现场把脉寻找原因,并一一提出解决办法,彻底解决生产技术难题。针对高峰村蔬菜基地土壤营养不足、土壤板结问题,赵占春提出了用有机肥、菌菇生产后的废菌棒、水稻秸秆等进行还田,改良土壤,以提升有机肥含量;并与农牧局土肥站、畜牧兽医局沟通协调,给基地免费进行测土配方以便精准施肥、免费提供牛羊粪有机肥等,减轻基地负担。对口帮扶办公室针对蔬菜基地无农机具现状,积极向农机中心争取,协调购进旋耕机、手扶拖拉机等,以解决用工难、用工贵以及土壤板结无法进行深耕等问题。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张家港—沿河农业科技对口帮扶办公室将深入调研,点面结合,抓好重点帮扶对象和帮扶项目,尤其是要抓好像中界镇高峰村的设施蔬菜基地、孙家村的特色食用菌种植基地等产业扶贫项目,在人力、财力、政策等要素支撑下,把它们建设成农业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形成可推广的“造血式”产业扶贫模式,全力推进张家港—沿河农业特色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