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作为一种操作简单,却经久不衰的寻常美味,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特色,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比较受人们欢迎的便是烧鸽子。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部,伊通河上游,属于丘陵地带,动植物资源丰富,满族同胞的祖先在这里靠渔猎为生,喜欢将各种野味就地进行烧制烤熟,久而久之,这种简单方便的烹饪方法,便在一代又一代伊通人的手中传承下来,并且不断地发展。尤其是伊通烧鸽子,不仅食材讲究新鲜,做法也有很多种,比较传统的是黄泥烧鸽子,但现在会做的人已经不多了。金天佐为了学习制作黄泥烧鸽子,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掌握了黄泥烧鸽子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很多伊通人开始对满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地兴趣,石爽想要报考满族语言文化方面的研究生,为此,她常常到伊通满族文化博物馆学习,最近正在研究满族民间美食,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要数满族八大碗。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满族八大碗,同时为了感谢王海燕一直以来的指导,石爽邀请他晚餐时一同品尝满族八大碗。伊通满族自治县的,八大碗的做法比较讲究,集合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多种烹饪手法。
满族八大碗作为满族传统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只有比较富裕的人家,才会在年节、庆典、婚礼时用八大碗来招待亲朋,而这种较为讲究的吃法,据说是从宫廷美食演变而来的。
伊通满族自治县过去曾是清朝的皇家猎场,人们的饮食习惯受到宫廷饮食文化的影响,除了烧鸽子和满族八大碗,还有一种美味,深受清朝皇室的喜爱,那就是榛子,很久以前人们就将榛子就作为贡品,进献朝廷。正值秋收季节,果园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榛子采摘节,各地游客纷纷赶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采摘后的榛子要经过晾晒、脱苞,才能进一步加工。经过一段时间地晾晒,榛子要进行脱壳、烘烤,才能制成有着独特芳香的干果,榛子仁富含油脂,经过压榨,可以制成能够食用的榛子油,榛子油易于消化,用来制作凉菜能够增味提鲜。榛子浑身都是宝,连压榨后剩余的残渣,都不浪费。
无论是充满烟火气的烧鸽子,丰富多样的满族八大碗,还是简单又有创新的家常菜,伊通美食在不断地发展中,依然保留着质朴的味道,这也是人们熟悉的家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