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秀坡父子来说,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象征着丰收的谷物被他们装进早已准备好的篮子里,火红的绸带预示着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每年这个仪式必不可少。
这个园子里种的全部是核桃,也是王秀坡自己经营了十几年的产业。对于核桃,王秀坡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感情。每年打核桃前,他都要按照老传统做个开杆仪式。打核桃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光是这打核桃的杆子大大小小起码就得三种,它们都起着不同的作用。
俗话说“白露到,竹竿敲,家家户户打核桃”,对于大山里的村民来说,经过开杆仪式,就标志着核桃进入采摘收获期。每年的开杆节,对于王秀坡来说,意义都是非同一般。
在门头沟区军庄镇的孟悟村,另外一种秋季鲜果也正式进入了采摘期,这就是有着400多年种植历史,老北京人都熟知的京白梨。
在当地村民的眼里,京白梨是娇贵的水果,所以在这梨树园里,看不到游客采摘的场面,每一个梨都是通过种梨人自己的手一个个地摘下来,再小心翼翼地放到篮子里,生怕磕碰到一点皮。
京白梨果肉细腻,口感好,别看这一大片梨园的梨不少,但仍是供不应求,这给当地的村民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 孟悟村和东山村采摘的京白梨价格也是很多水果比不上的。
对于核桃,王秀坡种出了花样,玩出了花样,更是吃出了花样。在离门头沟城区不远的地方,他开了个农家乐,自家产的核桃在这不仅是个销售点,更是个加工传统美食的地方,据说,他能把核桃做成几十道不同的菜,口味很是独特,而这远近闻名的“核桃宴”准备起来也是颇费些工夫。
仅是核桃就能做出48种菜,而这里面好多还是 有着多年历史的美食,别的不说,就说这核桃仁压肉,在门头沟提起来,可以说是老少皆知。
过去山里面食物匮乏,能吃饱肚子已经不错了,更谈不上什么营养。而山里的核桃给了当地人无私的馈赠,每年核桃丰收,不仅给农民带来了收入,更是让当地人的餐桌上增加了一种营养品,所以,对于像王秀坡一样,从小生长在大山之中的人来说,对核桃都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无论是新核桃还是老核桃,在王秀坡的农家乐里都能吃出各种不同的花样,在保持传统味道的基础上,他们也在不断地创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这些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更富足的生活与更幸福的日子。他们在用心赋予这些核桃新的生命,用他们的方式向外传递着对家乡的那份依赖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