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举措抓紧抓实。
1973年,总书记被委派到陕西延川赵家河村“蹲点”,驻扎在生产队主持工作,动手翻修出村里有史以来第一座男女分开的公共厕所。
1982年,总书记面对河北正定脏乱差的严峻现实,提出:我们不能刚刚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又戴上了“高产脏县”的帽子。
上世纪80年代末,总书记在福建宁德提出“县里要帮助农民规划农村住宅建设,将人畜分开,改变‘贫困——不卫生——疾病——贫困’的恶性循环状况”,并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的文明礼貌活动和以优美环境等为内容的创建文明活动。
“两山”理论,实施“千万工程”。
2013年,总书记批示要认真总结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018年,总书记先后6次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出重要指示。
2019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再次强调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讲堂
人居环境的好坏与村民的幸福感密切相关,为盘点好经验、总结好做法、学习好典型,12月26日上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讲堂于四川省成都市战旗村举办,大咖手把手来支招,让你不再羡慕“别人家的村子”!
本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促进司、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波、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副主任欧阳海洪现场致辞。
△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杨波
△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副主任 欧阳海洪
现场干货满满,新鲜笔记奉上↓
何斌: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 何斌
何斌在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的情况。
①强化部署,注重顶层设计
2018年起,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相继召开了多次动员会及工作部署会议,从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先后引发了多个文件,强化部署。
②摸清底数,打牢工作基础
目前,全国84%的村庄实现了垃圾体系的全覆盖,30%左右的村庄实现了农村污水的治理,60%左右的村庄进行了整村覆盖的改厕。同时,组织各地对本地区的县进行分类,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并完善了信息管理系统。
③加大资金投入
用5年左右的时间,以奖补方式支持各地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2019年安排70亿元以行政村为单元,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且厕所粪污实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④加强科技支撑
举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峰论坛暨农村厕所革命技术论坛;举办第一届全国农村改厕技术产品创新大赛。可针对各地不同的条件,选用不同的厕所科技产品支撑。在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展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垃圾等相关技术和产品展示交流。
⑤强化队伍建设
相继展开,中组部委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题研究班、农业农村部系统司处级干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题研究班、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训班。对全国相关干部进行了培训,令大家学习知识、技术,把工作落实到位。
⑥加强激励督导
国家、省级层面均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奖励。
⑦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在电视、网络、报纸均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一波又一波的宣传攻势,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同时,把各地的好模式、好做法进行推广,以更好落实工作。
何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宣传引导这四方面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方明:农村人居环境的中国特色
△ 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方明
方明介绍,中国乡村大都依山傍水,环绕田园。乡村尊重山形水系,因地制宜,沿河流、水塘、山体、道路、农田分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都像是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一样。青山、绿水、小桥、人家、鸟语、花香、美景构成了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
那么,如何在此条件下,打造出村庄特色风貌?方明给出了以下建议:
村庄特色风貌的主要抓手是村庄环境绿树环绕、以水活村、房屋就地取材。
绿树环绕:绿化的方式更生态,更自然,更适合乡村。绿能美化,绿能统一,一绿遮百丑。
以水活村:乡村里大多有溪水、水井,我们要以水活村,以水秀村。
就地取材:乡村房屋就地取材,木头、夯土、砖、石、草、竹子等都是建筑材料。
方明介绍,中国每个人都有乡村情节,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交通越来越便捷,未来有两到三亿人会回到乡村生活。大家都向往那种“食材自己种,好酒自己酿,炊具自己编“的美妙乡村生活。
我们希望未来的生活在物质满足了的情况下,还可以像诗意一样栖居。向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彩的诗意栖居的乡村未来生活。
郑向群:如何高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 郑向群
郑向群表示,厕所革命的根本目标是,将旧式厕所改成(无害化)卫生厕所,让老百姓体面地上厕所、无卫生风险、无环境风险。厕所革命,重点不是“改”,而是“用”!
目前最为常见的改厕模式是“厕屋+化粪池+吸粪车”,但对于部分偏远贫困地区,存在很多问题,没水怎么办?水费怎么办?车进不去怎么办?铺管道太贵怎么办?因此他介绍了在贵州剑河达佬村改厕的有效尝试,按照符合农民意愿、符合地里条件、符合农村特点的要求,探索了三种模式。
有独家独户的庭院模式:旱厕有一体化堆肥旱厕和传统旱厕改造两种;水厕有雨水回用系统和节水厕所两种。再利用院子里的空地打造小湿地、小菜园,进行还田利用。
有针对淡旺季需求不同的农家乐模式:淡季采用不用费电的化粪池;旺季开启需要耗电的净化槽,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最大化达到卫生和成本的平衡,粪便也可以进入景观用地和小菜园消纳。
有针对居住集中的大田模式:单户进行改厕,全村铺设管道,再加上田间大三格化粪池,尽可能节约成本。
范彬:现代田园循环,跨越污水垃圾处理陷阱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范彬
范彬提出了乡村环境卫生与污染资源化综合治理的方案,最关键的是资源化。把生活中所有废水和废物通过源头分离分类:生物性废物,洗涤废水,其余废物。针对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现状,有三条路径:
针对欠发达乡村的1.0+模式,采用改良的无下水道厕所和手动分拣的方式,再通过清掏+车载,把粪尿和餐厨垃圾收集到村组收集站,然后处理成有机肥,回用于生态农业。
针对小康型村庄的3.0+模式,重点采用抽吸式管道收集的方式,把粪尿和餐厨垃圾通过管道收集到村庄收集站,然后回用于生态农业。3.0+模式又称为现代田园循环模式。
2.0+模式是针对不得不保留水冲厕所的地方,而采用改良的分散处理方式。洗涤废水,实施原位的生态排水或净化回用。除餐厨废物外的废品和垃圾,实施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只有小部分垃圾送到县里处理。
资源化综合治理,实质上是用现代化技术再现我国4000年田园循环的文化。通过资源化综合治理的方案,可以使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本降低50%,可持续发展指数提升70%。
廖利:农村生活垃圾如何分类资源化利用?
△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廖利
廖利介绍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
对于可卖垃圾,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如废纸、塑料瓶、钢筋、铁丝、废旧电子产品等,直接当废品回收处理。
对于可烂垃圾,可腐烂降解,如剩饭剩菜、果皮菜叶、杂草落叶等,通过沼气池、用作肥料等方式就地资源化处理。
对于有害垃圾,具有较强环境风险的垃圾,如过期药品、废弃灯管、废弃电子产品等,由获得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经当地生态环保部门同意后,统一收集、运输、贮存、处置。
对于无机垃圾,如农村居民家庭产生的煤渣,清扫庭院、街巷产生的灰土,碎砖瓦陶瓷等,以及不能归入上述分类的垃圾其他垃圾,经过压缩后再运到末端处理。
吴彬:打造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样板
△ 成都市郫都区委副书记 吴彬
吴彬就郫都区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出了“郫都区”的经验分享。
①坚持政府统领,创新激励推进机制
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共建、社会参与、村民支持。成立区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周定点联系包村、月专题汇报评比、季度竞进拉练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农村人均环境整治全覆盖。
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超90%,农村生活处置覆盖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置覆盖率达85.6%。共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34个、“四好村”92个。
②建立逗硬督促机制
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导则(试行)》和《农村消费环境导则(施行)》,出台专门考评办法。建立“户三包、村(社区)竞赛、镇(街道)示范、区评比”工作机制。同时聘请了第三方测评机构,每月进行考评打分。
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通过本级财政奖补、上级资金争取、受益群体自筹、集体经济补充、社会群体支持等方式,每年整合资金投入整治。
并制定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明确整治项目、资金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④坚持示范带领、创新全民参与机制
政府带领做“规划”,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建设,杜绝“四不像”工程。同时,鼓励全民争做整治工作的参与者、宣传者、维护者。
村委带头做“配套”,推进“路、水、电、气、信、防”六网全覆盖,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村民主体做“整治”,聚焦“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发布“四清四净四改五有”标准,分别为垃圾的清理;村容的净化;改水、改厕、改厨、改习惯的全面达标;有责任主体、有自治组织、有文化氛围、有公服配套、有产业形态。
⑤坚持文化传领,创新乡风涵养机制
实施“人文涵养树新风”行动,实施“文明素养提升”全覆盖工程,实施“乡贤领育化人”工程等。
推进生态价值多元转化,切实将良好的人居环境转化为农村的发展优势。
一堂课下来干货满满,有专家从一线带来的经验做法、有各领域学者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有成都市郫都区鲜活的样板。
所有智慧碰撞出的火花凝聚起来,都在为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添柴,为最终交出经得起检验的答卷而蓄力!
编辑\\ 孙丽敏、康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