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三农 > 正文

生猪产能恢复向好!预计春节期间,猪肉供需平稳

1月8日上午10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12月份生猪生产形势,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主任广德福主持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生猪产能恢复向好!预计春节期间,猪肉供需平稳

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猪肉是城乡居民的重要“菜篮子”产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保障猪肉市场供应,中央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针对恢复生猪生产工作,于康震就以下五点做了介绍:

①压实责任:目前,各省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均已落实到省、细化到县。我们将持续加强生产调度,对标对表督促落实。

②落实政策:加强调度和督导,及时了解政策落实中存在的死角和突出问题,推动政策落实到场到户。

③“抓大不放小、以大带小”恢复生产:组织15个龙头企业和16个贫困市(州)签订生猪发展项目19个,每年可新增产能2200万头,实现产业扶贫和生猪生产恢复同步推进。

④强化冬春季节非洲猪瘟防控:面向全国所有养殖场户和动物防疫人员,举办“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和复养技术大讲堂”远程培训,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坚决防止非洲猪瘟疫情反弹。

⑤强化肉品质量安全监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生猪屠宰环节大检查,派出10个工作组赴10个重点省份开展督导检查;加强部门联动,协同作战、严查重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生猪产能保持恢复向好势头

目前,在各项政策措施和市场行情的带动下,养殖场户增养补栏信心不断增强,全国生猪产能继续保持恢复向好势头。于康震就以下四点,介绍了去年12月份生猪生产恢复形势:

①基础产能持续恢复:2019年1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2%,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比9月份增长了7.0%,显示全国生猪基础产能回升势头逐步稳固。12月份猪饲料产量环比增长2%,连续4个月增长;其中母猪饲料大幅增长10%,这也说明了全国生猪基础产能在积极恢复。

②规模猪场产能恢复更快:据监测,12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增长2.7%和3.4%,均连续4个月增长,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③生猪出栏量显著增加:据监测,去年8—11月份生猪出栏环比持续下降,12月份止降回升,环比大幅增长14.1%,有效缓和了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四是前期生产恢复较早的东北、西北和黄淮海地区生猪产能开始释放。12月份,内蒙古、黑龙江、山东、陕西、甘肃和宁夏等省份生猪出栏环比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总的看,去年12月份生猪生产恢复形势继续向好,为今年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场记者提问摘选如下:

Q:

农视网记者:

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公布了恢复生产生猪的热线电话,这个热线电话共收到了群众反映的哪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A:

杨振海:

去年11月22日,我部公布了政策咨询电话和非洲猪瘟疫情举报电话。截至昨天,即1月7日,共接到养殖场户咨询政策和反映问题电话370个,咨询和举报非洲猪瘟疫情的电话191个,平均每天接到12个电话。

在生猪生产扶持政策方面,养殖场户咨询和反映的情况,涉及养殖用地的约占29%,涉及环保禁养区管理的约占10%,涉及生产扶持政策和资金补贴的约占17%,涉及地方政府禁养或者审批、落实困难的约占14%,其他笼统性政策咨询约占30%。反映的问题中属于政策顶层设计层面的,我们已通过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向有关部委转达进行研究。其他具体问题我们已经转交各地尽快了解核实情况、解决问题,确保政策落实落地。有的养殖户再次打来了电话,表示前期反映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疫情举报电话有10个,我们全部受理,并逐例进行核查。其中我部直接核查4起,责成地方核查6起,查实1起。9起查无实据的,已向举报人逐一反馈。对查实的1起,我们已督促当地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后续,我们将按照《非洲猪瘟疫情有奖举报暂行办法》规定,对该起疫情的举报人给予奖励。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完善非洲猪瘟疫情举报的受理、核查、处置和举报人奖励机制,争取把疫情尽快压下去。

Q:

央视记者:

这个月元旦刚过,马上就要春节了,现在老百姓对猪肉的供应非常关心。请问春节期间猪肉的供应形势将会如何?

A:

于康震: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老百姓过节要吃肉,所以农业农村部对保障春节猪肉等“菜篮子”产品的供应高度重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各项扶持政策能够落实落地,促进生产加快恢复发展,增加市场供应。

从生产供应看,生猪生产继续保持恢复发展的良好势头。一些养猪场户前期压栏的肥猪,开始集中出栏上市。春节前,肥猪上市供应量大幅增加。据监测,刚刚过去的12月份,生猪出栏比11月份增长了14.1%。这与8-11月份生猪出栏持续下降的情况完全不同。从消费监测数据看,12月份集贸市场猪肉零售交易量环比增长了11.7%。供应增速高于消费需求增速,猪肉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另外,12月份出栏肥猪的重量明显增加,表明目前压栏的大猪偏多,春节前这些大猪都将逐步出栏。加上商业储备、政府储备和进口增加的猪肉都会陆续投放。我们预计春节期间的猪肉供需总体是平稳的。同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了屠宰环节肉品质量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屠宰病死猪、注水注药、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这项工作,就是要让老百姓能吃上肉、放心吃肉。

Q:

人民日报记者:

冬春季节是大多数传染病高发的季节,请问当前非洲猪瘟的防控形势如何?下一步是否会更严峻?

A:

于康震:

我是一个兽医,所以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当前,非洲猪瘟防控的形势总体来说一句话“依然复杂严峻”。从2018年8月3日,我国确诊发生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到现在全国共报告发生了162起非洲猪瘟疫情,共扑杀120万头染疫生猪。全国还有云南省1起疫情尚没有解除封锁。言下之意,其余的30个省区市的疫情都已经全部解除封锁。2019年,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全年全国共报告发生了63起非洲猪瘟疫情,共扑杀生猪39万头,除4月份之外,其他11个月的疫情发生数都保持在个位数。与此同时,全球非洲猪瘟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严峻到什么程度呢?我给大家一个数字。共有27个国家发生了14600多起非洲猪瘟疫情。

我介绍的以上情况,一方面说明我国非洲猪瘟防控成效是显著的,数字一对比就能看出来。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非洲猪瘟病毒已经形成了较大的污染面,因为所有的省区市都发生了,污染面非常大,预计疫情将来还会在我国呈点状发生,所以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尤其需要特别注意的,冬春季节本来就是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非洲猪瘟也是如此。我们还要考虑到疫情发生的风险将随着生猪存栏的快速增加而增大,这很容易理解。再一个因素,加上春节前生猪和猪肉产品调运增多,所以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会大大增高。这是我们当前需要特别重视的季节性特点。

对此,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现在气温都在冰点以下,很多消毒措施很难到位,因为水泼出去就冻成冰,所以消毒措施如果落实不到位,疫情发生的可能性就更高。可以说,各项政策措施落地之后,现在看来疫病防控将可能成为制约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最大风险因素。针对非洲猪瘟防控的严峻复杂形势,近期农业农村部将持续强化监测、排查、报告、处置等工作的基础上,面向全国所有养殖场户和动物防疫人员举办了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和复养技术大讲堂、远程培训,组织各地开展“大场带小户”技术培训,压实各方责任,提高防控能力。同时将根据防控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优化非洲猪瘟疫情处置方案,继续督促指导各地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努力降低疫情传播和发生的风险,确保疫情不反弹,为生猪生产的恢复发展保驾护航。

编辑/责编:康轩山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