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三农 > 正文

24年尽孝如一日,猪肉铺满大院,他是700位老人共同的“儿子”

鸡蛋要个大匀称的,一个一个挑选出来,仔细放好;母鸡要选最大最肥的,抓住绑好。1月17日一大早,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付营村老人肖瑞芳挎着筐、拎着鸡,来到双柳树镇久生敬老院。“儿子”回来了,这是准备给他好好补补身子的。

久生敬老院里热闹极了,几百名老人欢聚一起,脸上洋溢着笑容。和肖瑞芳一样,老人们都在翘首以盼他们共同的“儿子”今日归来。他们心心念念的“儿子”就是中共潢川县委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工会兼职副主席黄久生。

“久生回来啦!”上午10点多,黄久生出现在院里,老人们激动地围了过去,拉手、问候、述说别后重逢的激动,一时间,敬老院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24年尽孝如一日,猪肉铺满大院,他是700位老人共同的“儿子”

△黄久生给老人们准备的猪肉、大米等年货。

“过年啦,我给大家准备了些年货!”在院子东边,是5000多斤猪肉、35000多斤大米和700多套崭新的羽绒服。

“冷不冷,快穿上!”黄久生帮晏岗村的倪家荣老人穿上羽绒服,送上了猪肉和大米。

“暖,真暖!今天真高兴!”74岁的倪家荣红了眼圈,“20多年了,一年四季,天天想着俺们!”

24年尽孝如一日,猪肉铺满大院,他是700位老人共同的“儿子”

△黄久生为老人发放新衣。(吴禹哲摄)

从1996年起,连续24年,每到春节前夕,黄久生都会回到家乡,给全镇老人送置办年货、买好新衣,24年如一日坚持为全镇700位孤寡老人尽孝。

“久生,我没儿没女,也没有亲人。是你带我游南湾、坐轮船,今年又带着我们去北京、去武汉,坐高铁,坐飞机,游天安门、逛故宫、看长江大桥,让我这个没出过县城的孤老婆子圆了梦。你比我的亲儿子还亲。”肖瑞芳老人拉着黄久生的手,哽咽着,“你在外那么忙,还天天惦记着我们。游北京,你忙前忙后,就没有休息一会,我那时候就惦记着得给你抓只鸡补补。”

几番推拒,黄久生婉拒了老人的心意。

“我小时候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乡亲们给我送的每碗饭、做的每双布鞋,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记在心里,那时候我就在想,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他们。这些年来,我为家乡做的这些事还远远不够,和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黄久生的话朴实而真诚。

6岁那年,黄久生的母亲永远离开了黄久生兄妹三人,生活难以为继,父亲只好把2岁的弟弟送给别人,自己挑着修锅补盆的担子,常年在外奔波,他与4岁的妹妹在家相依为命。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帮衬着他们长大。报恩的情怀从那时开始在黄久生的心中激荡。

24年尽孝如一日,猪肉铺满大院,他是700位老人共同的“儿子”

△黄久生为老人们发放年货。(吴禹哲摄)

17岁那年黄久生外出到建筑工地打工,在工友的帮助和自己努力自学下,取得了建筑专业的大专文凭,完成小工、组长、班长、队长,到项目经理的蜕变。出来打工第三年,他拿出自己赚来的第一笔3000元钱回去给乡亲买了衣服、鞋子,还买了香蕉、大枣等水果,拉了整整一车,全都送给了邻居,看着拿到礼物笑得合不拢嘴的乡亲们,他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从那以后黄久生每年都要回去看望村里的老人。在政府的引导下,整整33年,从全村到全镇,从过年买礼物到捐建双柳树镇敬老院、赡养老人、承担他们生老病死的费用,他成了家乡“700多位孤寡老人共同的儿子”。

2004年,信阳市委全面实施金桥工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他被推选为书记。2017年9月,中共潢川县委成立了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任命黄久生为书记。党组织成立后,散居在郑州市的农民工党员像石榴籽一样凝聚在一起,这些流动党员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党工委建立了多个劳务输出基地,为家乡农民工、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农民工提供转移就业平台,还开办农民工夜校,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了农民工自身素质,开拓了就业门路。这些年,党工委帮助大别山区12000多名农民工兄弟端上了“金饭碗”,其中4800多名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年可以为家乡带回5亿多元的劳务收入,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就业一群,脱贫一方”。

回馈家乡,黄久生是永不缺位的“主人”。他捐建希望小学,修桥修路、安装自来水……为家乡捐款达1000多万元。2016年起,他还在镇上设立助学金,每年向优秀学生颁奖,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并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先后资助近200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2019年,总书记来到信阳革命老区,提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作为一名农民工党员,更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嘱托,为家乡建设、乡亲们生活得更好,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黄久生坚定地说。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带动整个社会风尚,在黄久生等先进典型的引领下,奉献社会、孝老爱亲,已经在潢川蔚然成风。在该县正在进行的“温暖冬天•孝老行动”中,不到20天的时间,70余家企业和个人捐赠的款物达107.8万元,后续的爱心捐款与物质还在源源不断汇集中,这些爱心款物将在春节前全部发放到全县特困老人、困难留守老人家中。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