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撑不过三个月。”
行业龙头西贝莜面村,业务范围涵盖全国60多个城市、拥有400多家门店,其董事长贾国龙近日接受采访,语气里全是悲观。
行业大佬都是如此,也难怪中小企业人人自危,很多人说疫情过后,不是进入“困难模式”而是“地狱模式”。
对于“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的养殖业来说,原本就属于高风险行业,疫情之下,更是哀嚎声一片。
封路,3亿只鸡即将饿死
这几天,看到越来越多关于养殖业的坏消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愈演愈烈,全国各地进入了一级响应,武汉在1月23日早上10点封城,其他城市也接二连三地响应,并采取交通管制。
除了政府发出的交通管制通知,那些如毛细血管一样联通各村庄到县城的小路,也被村民们设置了路障。
农村封村是非典的经验,农村有地,有地就有源源不断的蔬菜,各种生活物资也不会紧缺,抗风险能力与脆弱的城市体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对防范疫情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一些地方粗暴地挖断了路,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障碍。
“一万多只鸡被活埋了。”
一位江西网友记录了自己的回乡见闻,隔壁的养鸡大户,由于多日道路受限,运输不通,鸡饲料供应不足,他所饲养的1万多只鸡因缺粮无奈计划活埋。
疫情爆发地湖北,更是损失惨重。
湖北是中国禽蛋大省,禽蛋产量居全国第六,但眼下养殖场即将“断粮”,3亿只鸡岌岌可危。
“生产的饲料最多只能坚持两天。”武汉市天发有机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雄无奈地说。
看着仓库中为数不多的原料,他叹了一口气。作为一家饲料生产企业,他们已经没有原料再生产饲料,下游客户的蛋鸡已经快“断粮”了。
不出所料,2月3日,这家公司因为没有原料输入暂时“停产”。
浠水县蛋鸡协会在题为“致全国媒体朋友的一封信”中表示:“所需的原料进不来、鸡蛋产品出不去,这才是我们湖北畜禽业当前面临最严峻的困难。”
在新三板挂牌的晨科农牧同样面临上述困境,董事长戴小方坦言:“客户围了门都买不到货(饲料)。”
他的公司平时产量大概是1500吨一天,一年50万吨左右,现在仅剩了大概两天的原料,养殖户天天在排队。
面对行业困局,减量饲喂成了当前唯一的选择,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能持续很久。
眼下春光明媚,可养鸡户小魏眉头却乌云惨淡。
年前投入20多万养了1万只鸡,已经喂养到3斤半到4斤,按照往年的光景,这些鸡早就销售一空。
“今天天气很好,太阳底下看看我的这群鸡,色泽真的好,大红冠子,鲜亮的羽毛。”
现在因为疫情,买不到饲料,这些“好看”的鸡就要面临饿死的结局。
他哭诉:只要一出什么疫情,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这些养殖户啊,我的鸡都饿死了,我也只有跑路了,欠下的钱还不上,我以后还哪有脸回家乡?
最后他愤愤不平:你们这些缺德的人,吃野味真的很缺德,看你们以后还吃不吃。
中国畜牧业协会网站1月30日发文,请求各饲料厂对口支援湖北省18000吨玉米和12000吨豆粕。
但在湖北交通几乎全部封锁的情况下,嗷嗷待哺的鸡还能否撑到“救援粮”的到来呢?
怕就怕整个产业链系统性死亡
对于现代的养殖户来说,传统散养鸡鸭是没有效率的,基本全是严重依赖饲料养殖的集约化养殖,所以,就整个一产来说,疫情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
过年期间,一般的屠宰厂、饲料厂都会放假,饲料厂会提前通知养殖户、养殖场储备几天的饲料。
根据以往经验,有大约2/3的养殖户会有跨年存栏现象。一般情况下年初四以后饲料厂会陆续复工、初六以后屠宰厂会陆续复工。
但现在,为了控制疫情蔓延,依然在严格限制屠宰场、饲料厂复工。
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1. 一方面是鸡鸭没饲料吃,一方面是又不给屠宰,养殖场只有坐以待毙。
2. 断料几天以后,大量的猪、肉鸡、肉鸭、蛋鸡等等都会陆续被饿死,各地数以百万、千万级的畜禽尸体,怎么处理?
3. 大量畜禽被饿死以后,要是处理不及时再叠加爆发动物瘟疫,该如何处理?四川、湖南等地近日发生的家禽高致病性禽流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4.新冠肺炎疫情过去以后,大家吃什么?畜牧业如何恢复?
中小养殖户普遍存在杠杆经营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借钱买鸡苗,跟饲料厂借饲料,等鸡销售出去再还款。
一旦鸡卖不出,他们面临的只有破产,饲料厂坏账收不回来,资金链断流,也只能进入破产程序,玉米、豆粕商人也只能跟着破产,最终农民也会跟着受伤。
最坏的结果便是如此,整个产业链系统性的死亡,即使届时立刻开始重建产业链,起码也要几个月的时间,一般的肉鸡养殖周期为10周,也就是起码半年后鸡肉市场才会重回稳定。
可以想见,疫情结束后,等待我们的,极可能是继天价猪肉之后,又将迎来天价鸡肉天价鸭肉。
有人发帖问:家里养了几万只的鸭子,几乎用光了所有的钱,现在饲料进不来,也卖不出去,该怎么办?
也有养殖户告诉源味君:自己前天把出生没几天的3000多只鸡苗鸭苗直接做肉骨粉,掩埋了。他是一边哭着一边干完这些。
成千上万个活蹦乱跳的鸡鸭,原本撑起的是一家的希望,可现在这个希望轰然倒塌,自己眼睁睁地看着却无能为力,这样的绝望感,我的文字也无法表述出来。
个体命运往往与身后行业发展和时代洪流相互捆绑。“进不来,出不去”,养殖户们的遭遇是家禽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一个缩影。
在这场瘟疫中,有人失去了父母亲人,有人精打细算家里的存粮,为一日三餐发愁,有人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一切从头开始,也有人因此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前途一片渺茫。
这些,是关于疫情环境下的另一幅——“众生皆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