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财经 > 正文

金稳会亮剑:29条新规终结金融自由化 超级大监管来了

摘要:此前,金融监管模式引起了激烈争论,如今形成了“一委一行三会”的统一监管模式,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统一监管作用仍需时间检验。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曹凤岐认为,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非常必要,但是还不够,应在金稳会协调下变成“一行一会”。

本报记者肖君秀深圳报道

金融行业各自为阵、资金暗度陈仓、风险频现的日子到头了。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落地才几天时间,一道道严监便相继落地。11月17日,一行三会联合外管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资管行业规范整顿在资本市场刮起了狂风暴雨;11月21日,一份标注“特急”的《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发布,将现金贷监管推向风口浪尖。“过去一行三会各自独立监管,现在金稳会统一布阵下,金融监管走向了统一协调,穿透式严监将是今后的方向。”华南某上市证券公司副总裁称,金融统一监管是为了防止“黑天鹅”、“灰犀牛”。

此前,金融监管模式引起了激烈争论,如今形成了“一委一行三会”的统一监管模式,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统一监管作用仍需时间检验。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曹凤岐认为,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非常必要,但是还不够,应在金稳会协调下变成“一行一会”。

大监管下“凛冬将至”?

金融监管今年“严”字当头,如今在金稳会的主导下,一行三会监管走向统一、协调,穿透式监管得以实现。金稳会首次亮剑,便击中“痛点”资管业务,准备了一年左右时间的资管新政出台。

《指导意见》直指理财产品净值化、打破刚性兑付、规范资金池运作等,资本市场为之“沸腾”。有市场人士提出,在传统节气立冬之后,多项金融监管措施连续出台,对大资管行业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凛冬”。

《指导意见》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资管规定,共有29条新规,长达一万多字,超过百万亿的资管规模迎来了统一监管标准,由此,银行、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行业迎来了统一的“超级大监管”时代。

国泰君安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上述意见稿将有效防止金融风险,并预计各类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的总量会收缩,但业务质量将显著提升。其理由是,银行借助自身的资管业务或借助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作为通道,实现监管套利。底层全部穿透之后,借通道实现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的行为难以为继。如果统计系统功能够强,那么产品之间利益输送、刚性兑付等行为也能一定程度上暴露于系统之中。因此,银行监管套利的空间被压缩,这将有力地配合近期正在展开的银行监管检查。而其他非银部门的资管业务,协助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套利的业务会明显收缩,其中包括一大部分通道业务。

上述意见稿设定了过渡期,持续到2019年6月30日。但是市场人士认为,金融严监并没有因此结束,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华泰证券认为,本次《指导意见》给资管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大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金融去杠杆的结束,具体还需监管部门出台各自的监管细则,如银监会出台的理财细则等。另外,银监会在半年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下半年力争出台18项监管措施,其中与金融市场密切相关的几项,如涉及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委托贷款管理、交叉金融产品、流动性风险及理财业务的相关监管政策由于较为复杂,会以相对靠后的排序陆续出台,出台时点预计在年底到明年一季度。

超级大监管来了

金融分业监管的模式走到了尽头,金融统一大监管时代开启。

上述华南上市证券公司副总裁说,由于金融事实上的混业经营,业务相互交叉,互联网时代使得各类金融业务更是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密不可分。如果监管还停留在原来分业监管的模式上,看不见的风险将越积越大,甚至有可能产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此前发生的股灾、债灾以及房地产暴涨便是其中的表现。

此次从规范资管业务着手,实现统一的、穿透式监管,将有效防止风险。王剑认为,资管业务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存在刚性兑付,沦为影子银行,影响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二是通过层层嵌套,利用跨监管部门的盲目,藏匿真实风险,影响了宏观审慎;三是影响了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效果。

其认为,资管业务沦为“影子银行”,存在刚性兑付,使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失真,借资管业务(直接融资)之名,行间接融资之实,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

金融分业监管之下,风险又是如何通过层层嵌套,藏匿真实风险呢?王剑举例说,一个资管产品可以投资于另一个资管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嵌套”,但如果两个资管产品分别由不同监管部门监管,比如一个银行理财产品购买一个券商资管产品,两者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监管,那么每个监管部门只能监管自己的那一环,所谓的“铁道警察,各管一段”。这时,原本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杠杆、久期错配、资金投向都有规定,而通过绕道于券商资管产品,则可能规避这些监管要求。虽然监管部门一直强调“穿透”监管,但在监管部门分割的背景下,真正的穿透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此时,最终的结局就是,每个监管部门自己辖内的所有资管产品看上去都是合乎监管要求的,但所有的链条叠加后,杠杆过高了,或者投向失控了。这就影响了宏观审慎,提升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事实上,金融分业监管的风险,决策层也早已意识到,问题是如何进行架构设置。经过一年多的论证,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11月初,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任首届国务院金稳会主任,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公开表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未来将重点关注四方面问题,一是影子银行;二是资产管理行业;三是互联网金融;四是金融控股公司。

市场更为关心的则是,金融超级大监管来临,监管松紧度如何,市场又将如何发展?日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称,金稳会最突出的职能就是对一行三会及地方金融部门实行统一管理,纠正金融监管的定位偏差。目前重点是监管,而不是把行业做大做强。相对紧一点的货币和金融环境,才能在事实上实现去杠杆。这也就意味着若干年,货币政策趋紧可能是主要景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