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财经 > 正文

基建投资加速民间投资持续下滑 统计局回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7年12月14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2017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统计局表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放缓趋稳。 未来中国投资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投资将在提升供给质量上发挥关键作用。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住房价格保持稳定。中国明年消费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将保持总体平稳。2018年全球经济将随贸易增长而复苏,中国的消费将保持强劲。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不会有大的起伏。

媒体提问,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近期在放缓,但是11月的增速加快了,而且幅度也比较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毛盛勇表示,1-11月份,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速比1-10月份有所加快,应该说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财政收入增长,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保持比较快的速度。第二,民间投资呈现回稳上升的发展态势。第三,用于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客观来看,这些投资领域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促进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同时有利于扩大消费,所以这些投资更多既有利于当前补短板,更有利于惠民生,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发展。

总之,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既有必要,也有利于当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谢谢。

而对于固定投资和民间投资连续下滑及是否拖累明年经济增长问题,毛盛勇表示,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情况社会广泛关注,我想从几方面回应:

第一,近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如你所说,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确实有所放缓。一方面,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大数是60万亿;投资规模要保持高增长,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现在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关键时期: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同时新兴的行业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占比还比较小。总的来说,在这样一个规模基础上,投资还能有7%以上的增长速度,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投资的效率在提升,结构在持续优化。刚才我已经介绍了,尽管投资增速缓中趋稳,但短板领域、创新领域和民生等领域的投资一直保持比较快的增长。1-11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7%,制造业技术改造的投资、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分别增长在14%和15%以上;第三产业投资也增长10.1%。以上情况显示投资结构在不断优化。

第三,消费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不断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在提升。最近几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在6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是64.5%。这显示我们从过去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逐步转向更多地依靠消费,这也说明随着我们经济阶段发展的变化,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调整。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是7.5%,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了0.7个百分点,但同期GDP的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还加快了0.2个百分点。这说明随着经济增长动力格局的变化,投资的适度放缓不一定会下拉经济增长速度。

第四,投资将在优化供给结构上或者提升供给质量上发挥关键作用。消费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但并不否定投资的重要性。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如果今天增加投资,意味着明天就会增加供给,或者增加供给的数量,或者提升供给的质量。我们现在投资的结构在不断地优化,投资的效率在提升,实际上就是提升未来的供给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讲,投资不是铺摊子,而是要上水平,更多要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更多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五,回应你刚才问到的最后一个问题。未来中国投资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现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现在工业化、城镇化还没有完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别是创新领域、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等很多领域,还需要有大量投资,特别是随着新动能的加快成长,未来的投资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