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财经 > 正文

财政部谈个税改革养老金等热点问题

 
  正像你刚才提到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除了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外,在优化税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作为税制本身,由于营改增的实施,增值税全面替代了营业税,税制得到了简化,解决了过去多年来存在的货物和服务税制不统一的问题,消除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所造成的重复征税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认为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关于这一点,营改增试点以来,从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也可以得到印证。
 
  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营改增的实施可以激励企业内部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从原有的企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这样就可以使专业化分工更加凸显,使各类市场主体都有希望成为效率更高、专业性更强的创新主体,由此也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的协作发展。由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之后,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拉长,相应地也就拉长了产业链,这样可以进一步催生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
 
  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营改增消除了过去存在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对企业经营行为带来的扭曲问题,制造业企业对外购买服务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抵扣了,从而可以激发制造业外购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另外,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实行营改增之后,在开放发展方面,将服务纳入出口退税的范围,可以增加出口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有利于优化我们国家的贸易结构,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我相信,随着营改增的深入推进,其积极效应还会进一步显现。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今年是否会运用更多的财政支出支持中国经济的增长,进一步扩大赤字的规模,是否还有空间?第二个问题,我注意到有关国防、公安和外交预算方面的数字,从1980年起,今年第一次没有列到相关的报告当中,您能不能具体说明一下,为什么这些数字没有出现,包括在用于公安方面的预算,也没有可比照的数据,是否存在着一些不太透明的情况?谢谢。
 
  肖捷:这位记者朋友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跨度很大,我先回答您第一个问题。
 
  关于今年的财政政策,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明确,就是要更加积极有效。在充分体现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前提下,在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合理调整政策的着力点,要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中,全国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我认为这个赤字率是积极的。所谓积极,主要体现在,虽然今年的赤字率和去年相比没有变化,或者基本持平,但是赤字规模随着GDP的增长相应增加。我们测算,今年的赤字规模与去年相比,增加2000亿元,能够满足实施减税政策和保障重点领域的支出需要。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这个赤字率也是比较稳妥的。您作为彭博社的记者,我想您也会观察到,中国政府的债务率和其他国家相比,属于比较低的,现有的赤字规模也是留了余地的。
 
  关于财政赤字的空间究竟有多大?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恐怕我们还要做一些探索性的分析,因为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
 
  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还是要看需要,也就是说我们扩大的赤字用在哪里?去年和今年增加的赤字,在座的记者朋友们都很清楚,主要是用于减税降费和保障重点领域的支出,既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适度扩大总需求。今后是否再继续扩大赤字?我认为也应当根据需要来确定。
 
  其次,我认为,还要看赤字形成的债务是否有能力偿还。这里我想告诉各位记者朋友,我们政府举债筹集的资金不是用于给公务员发工资、搞福利,而是形成了有效投资,这些投资又相应形成了优质资产,也就是说,债务是有资产对应的。
 
  另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始终没有改变。我相信,中国经济的蛋糕会越做越大,财政收入的蛋糕也会随之增大,这是偿还债务的根本支撑。
 
  关于您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在今年的预算报告中有关军费、外交等数据是不是有“不透明”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不存在所谓“不透明”的问题。今年的预算报告在起草过程中,我们根据近年来各方面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在预算报告的写法上进行了一些小的探索。您如果翻阅预算报告可以发现,在预算报告的后面附加了一些解释的内容,主要是社会关切的一些热点问题。这方面的内容,在以往的预算报告中是没有的,主要是便于大家能够解读和审议。同时,我们在今年预算报告的起草中,也考虑了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的衔接问题,在预算报告中公布了全国财政收支的大账,对于具体的支出项目,包括您提到的军费、外交等具体支出,都已经在预算草案中反映了,就没有在预算报告中重复罗列。这当中不存在您刚才所担心的所谓“不透明”的问题,只是报告的写法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我有一个问题请问肖部长。去年年底以来,有关中国企业成本是否高企的问题曾引发广泛热议。我们注意到,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都明确提出今年将减税降费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我的问题是,今年在支持企业减税降费方面将会有什么新的举措?谢谢。
 
  肖捷: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提出的市场主体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今年,我们将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目的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都提出,要继续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我不知道各位记者朋友注意到没有,就是将增值税的税率档次由4档减并至3档,目的就是要营造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扩大减税效应。同时,在今年减税政策的安排中,还有两项是专门为中小微企业制定的减税政策,一项就是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能够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优惠,也就是说,凡是年应纳税所得额在5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都可以享受减半征收的优惠。而在此之前,只有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元以下的企业,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优惠。我相信,这一政策调整,会有更多的小微企业受益。
 
  第二项就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了75%,也就是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中小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研发费用在税前扣除。作为财政来说,这项政策也要减收,但是我们认为,这项政策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用财政减收换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值得的。另外,在今年的减税政策安排中,还明确有6项去年底已经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今年将继续实施,包括支持重点群体的创业就业等。实施上述减税政策,可以在去年减轻企业税收负担5000多亿元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再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
 
  除了减税,我想再说一下降费的问题,这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都明确提出的要求。在这方面,财政部重点是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包括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这项改革措施到位之后,全国政府性基金还剩21项。二是取消或停征35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中央涉企收费项目减少一半以上,还剩33项。我们将在财政部官方网站上公布具体的中央和省级的基金和收费目录的清单。欢迎包括在座媒体朋友们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监督。
 
  另外,有关方面还要进一步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以上提到的这些减费措施,今年预计将再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直接减轻的税费负担加在一起,约有5500亿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确保落实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