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财经 > 正文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玉村:医改难题难在三个方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3月10日上午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就新医改等问题回应媒体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世界上一个共有的难题。在当今的世界上,说的最多、声音最响说医改有两个大国,一个是发达国家美国,另外一个就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大家可能从各种媒体上都看到,美国三任总统都非常关注医改。

刘玉村认为,美国的医改还在路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作出特别多的努力,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难题。如果说难在哪儿?他归纳为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有限度的财力投入与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医疗是个无底洞,同样一种疾病可能花不多的钱,也可能花未知数的钱,因为医疗方面涉及到健康问题,很容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评价、来说。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体国家,大概的投入水平在GDP的5%到10%之间,所以看财政投入的增长,似乎赶不上需求和期望值的增加。我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经济的问题对医疗来说,这个钱永远不够用。这是第一方面的原因。

第二,社会评价跟个体感受之间是有差异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社会群体中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普遍的心理还是有一点着急,恨不得一天就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另外,我们改革开放也有一些副作用,大家互相之间的信任度还是有点问题。所以,我希望我们大家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急躁,可能个体的评价也会高一些。

第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您要知道香港医管局若干年以前,假如说他拿100亿港币投入在医疗卫生事业当中,其中70%的经费是人头费,是花在医务人员身上的,另外的30%是药品、设备等等。所以,人力资源如何保障,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是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人事薪酬改革,希望这个改革来得更快、更彻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来学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反思,一定要想办法让我们这个行业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来关注我们民族的健康,同时增加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