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财经 > 正文

长期配置资金从何而来?洪磊指向银行理财和养老金

“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还缺少大类资产配置的支持,资产管理乃至整个资本市场都受到资金频繁流入流出的冲击,始终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长期投资机制和市场环境。”5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在第四届西湖私募基金峰会上谈及资管行业的痛点时这样表示。

截至2017年底,包括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私募基金等在内的资管行业规模已经超过120万亿元。但洪磊认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还没有形成专业分工的有机生态,缺少从大类资产配置到投资工具,再到基础资产的三层有机架构。

按照洪磊的专业思路,在一个成熟的资产管理生态中,基础资产的创设应当交给投资银行,完成基础资产的权属分割,实现份额化可交易;从基础资产到组合投资应当交给各类专业投资工具的提供者、基金管理人,发挥基金管理人挖掘投资标的内在价值的能力,打造适合不同市场周期的投资工具。

“从投资组合工具到大类资产配置应当交给以养老金、理财基金、保险基金等FOF基金管理人,他们通过目标日期基金、目标风险基金等配置型工具专注于长周期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开发满足不同人群生命周期需求全方面的解决方案。”洪磊进一步说。

按照洪磊援引的数据,中国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中,来自各类养老金、社会公益基金、保险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长期配置资金的比例不足1%,而这一比例在美国超过40%。

对于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洪磊指向了银行理财和养老金。他提到说,希望能在《基金法》的框架下尽快制定大类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引导非保本理财业务转型为大类资产配置服务;与此同时,基金业协会也将全力支持税收递延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账户(即商业养老保险)的全面实施与落地。

现实也有转变的迹象。旨在约束影子银行的资管新规出台以后,规模庞大的银行理财已在考虑转型。同样在5月20日的论坛上,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辉称,银行资管未来将从提供单一的项目类产品向资产配置型的产品转型,搭建跨资产类别、跨区域、跨周期的全球资产配置风格。截至2017年底,银行理财资金规模超过29.5万亿元。

另一方面,中国已决定从2018年5月起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这意味着在传统的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之外,个人将拥有一个商业养老保险账户,其中的缴费将享受税收递延的优惠。

洪磊对此表示,个人养老账户应当坚持朴实性、自主性和效率优先,能够为任何有自主养老意愿的个人提供零门槛进入的便利,充分保护个人选择权和收益权,推动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在产品属性、养老支付和管理成本上充分竞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