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中国人喜欢用明眸如水、剑眉朗目等词汇来形容人长得好看。可见拥有一双明亮的双眼,能够给人增加不少的分。
但想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身体的各部位没有发育完全,眼睛自然也不例外。要等到孩子慢慢长大,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才会随着身体其他部位一起,经历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最后发育完全。
不过,正是因为孩子的眼睛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因此孩子的眼睛比成年人的眼睛更加脆弱,更加容易受到伤害。若是不注意,孩子很容易患上各种眼部疾病,从而对孩子的视力发育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了更好的保护孩子的眼睛,小多今天就为各位家长介绍一下孩子视力发育的三个重要阶段,以及在每一个阶段里,家长应该如何针对性的保护孩子的眼睛。
阶段一:0-1岁儿童
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视力发育最敏感的阶段和第一个高峰。刚出生的宝宝,不仅视野窄小,只能看见20cm以内的东西,而且还是远视眼。
但随着年龄变大,孩子的视力功能才开始发育,并在一岁左右,有了视力和视物功能,能够分辨基本的物体、人物、建筑、玩具等,同时视力也会达到0.1-0.2左右。
建议家长
这个年龄段里,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接触刺激性的光,比如各种强光、闪光等,尤其是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等电子屏幕的光。同时,要多陪孩子玩耍,多带孩子出门散心,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光。
阶段二:3-6岁儿童
3-6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另一个高峰。在孩子3岁之后,视力会达到0.4~0.6左右,同时眼睛和大脑开始发展精细的视觉功能。等到孩子6岁的时候,孩子的视力发育已经趋向完善,视力大约能达到1.0。
建议家长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还在上幼儿园,少部分则需要上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建议家长除了要继续坚持,少让孩子玩电子产品之外,在报班的时候,尽量不会选择需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课程,以免伤害孩子眼睛,比如钢琴班、乐高班、编码班等。
阶段三:6-8岁儿童
6岁之后的孩子,视觉认知能力基本发育成熟,过了儿童眼病的高发年龄。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已经进入学龄,开始上学。此时,对孩子的视力最大的挑战就是课业负担过大、近距离用眼时间变多、户外活动减少等。
建议家长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在进行户外活动时,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一直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眼睛得到放松,从而减少患近视的几率。因此,有专家表示,想要预防近视,孩子最好每天白天有2小时、每周有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不仅会导致近视,还会影响身体的发育,导致孩子患上脊柱变形、斜视、驼背、颈椎病等各种疾病。因此,在孩子读书写字的时候,家长应该监督孩子使用正确的姿势。
读书写字时,要端坐在书桌前,头摆正、肩放平、背挺直、稍前倾、两腿并排、脚放平。同时,要注意保持“一寸一拳一尺”的姿势: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胸口离桌一拳,书本离眼睛一尺。
减少近距离连续用眼的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疲劳,从而加快近视的发生、发展。因此,在孩子连续近距离用眼45分钟后,家长应该叫孩子休息5~10分钟,可以做眼保健操,也可以走到阳台眺望远方,使一直处于紧缩状态的睫状肌得到放松,缓解眼疲劳,从而降低患上近视的几率。
除了以上几点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眼科检查。从孩子开始,家长就应该立刻带孩子去眼科医院或诊所,进行眼部检查,以排除孩子的眼睛是否患有各种先天眼疾,包括先天性弱视、先天性白内障、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牵牛花综合征(视乳头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先天性视神经缺损、先天性小眼球等先天生疾病。
在孩子3岁之后,有一定的自我表达能力后,则可以定期(每年)带孩子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并建立一份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屈光发育档案就像眼睛的生长发育档案一样,记录眼睛的各项重要参数,如视力、屈光度(近视、远视和散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
通过屈光发育档案,医生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眼发育情况,明确儿童是不是患有近视、远视、弱视等眼疾,需不需要进行矫正和采用何种方法矫正,还能够通过分析眼睛各项参数的改变,能预测孩子近视的发展,并在近视发生之前,提前进行干预。
多视点作为一家全国眼科连锁品牌的在深交所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企业,是—家致力于保护中小学生视力的眼科中心,同时也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标准化连锁机构,设有验光配镜、视力矫正、专业矫正:近视、弱视、散光、远视,独家引进3D调睫仪,热敷、优化训练、气动,运用钡次方法,为每一位孩子量身定制不同的视觉训练方案!免费为3-18岁孩子检测21项视功能!自成立以来已免费为全国中小学生进行了近20万人次的测试,并已通过角膜塑形镜矫正了超过2万多学生的视力问题。搜索关注“深圳多视点眼科”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