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要点(赶时间?看要点就够了):
1即便用传统医学理论来解释,输液也不会造成湿邪;妊娠纹、生长纹都与输液没有关系,自媒体强行建立因果联系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拔罐拔出水泡和湿气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由于温度太高或留罐时间太长导致的皮肤损伤,均系操作不当的结果。
2输液药物中的确含有微粒,但只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规药物和输液器,以及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来操作,微粒数量安全可控,患者不必担心。
3输液不会改变人的体型,新增液体会随着人体新陈代谢被排出体外,浮肿的发生另有原因。
查证者:何旭丨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药师
近来,关于输液的谣言满天飞,除了把输液与抗生素混为一谈外,打着传统医学的旗号编排输液也是自媒体的一大套路。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拆解一下网络红文《被输液“毁”掉的那些人》。
一、即便用传统医学理论来解释,输液也不会造成“湿邪”
(自媒体文章截图)
现代医学并没有“湿邪”一说,它只是一种传统医学诊断,其认为,湿邪是由于人体内的湿度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引发的病症。湿邪有内外之分,其中外湿多因长期所处环境潮湿所致[2],而内湿则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酒及香燥之品[3],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那么,即便用传统医学理论来解释,输液也显然和外湿、内湿的致病原因没有关系,所以输液是不会造成湿邪的。
二、妊娠纹、生长纹都与输液没有关系,自媒体强行建立因果联系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自媒体文章截图)
首先,妊娠纹只能出现在女性身上,是不可能出现在男性身上的。人的皮肤有许多微细的纤维,正常情况下,皮肤纤维与肌肉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张力。妊娠期孕妇会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这会增加皮肤纤维的脆性,同时她们的腹部皮肤也会变薄,出现一些粉红色或紫红色的波浪状花纹。在孕妇分娩后,这些花纹会逐渐消失,留下白色或银白色的、有光泽的瘢痕线纹,即为妊娠纹[4]。
其次,另一种男女皆可能出现的纹路叫生长纹,主要发生在青春期男女中,且多出现在健身和体重骤增的过程中。形成原因是青春期少年的骨骼、肌肉和脂肪的体积在短时期内急剧增加,超过了皮肤的延长的速度,致使真皮中的弹性纤维被拉断从而形成一些纹路。
所以,无论是妊娠纹还是生长纹,都是特定人群在特定时间段内所具有的生理特征,与输液没有相关性,更谈不上因果关系。自媒体文章强行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没有研究文献和临床经验能够支持。
三、拔罐拔出水泡和湿气没有任何关系,那是由于温度过高或留罐时间过长导致的皮肤损伤,均系操作不当的结果
(自媒体文章截图)
首先,自媒体文章说,所有拔罐拔出过水泡的人都输过液,所以水泡是输液有害的一个证据,这是犯了归因错误,以相关性代替因果关系。所有拔出过水泡的人,必然都吃过饭,那么能说是吃饭导致了水泡吗?这显然不合逻辑。所以,即便拔出过水泡的人也输过液,这两者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第二,自媒体文章又说,很难出水泡的人就很少输液,这又犯了推导错误,典型的以偏概全。不出水泡的人输液少,到底有多少样本?研究追踪了多少年?输液次数或剂量少到何种程度?两者之间的病理或药理关系是什么?通通不知道!举了两个例子这叫个案,没有任何意义,不足为凭。在医学问题上必须严谨,如果一个推论连统计学意义都不具备,就没有什么价值。
第三,拔火罐拔出来的水泡根本不是什么湿气,分明是操作人员控制不好火候灼伤了皮肤,那是烧烫伤的表现。另外,目前还有一种真空罐,不是用火,而是用吸气装置制造负压。如果使用者操作不当,留罐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出现水泡[5]。这主要是由于施术部位的皮肤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同,出现了表皮层与真皮层的分离,并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导致产生大量渗出液,继而集成了水泡[6]。
所以,所谓的“湿气说”,倒不如说是用来推卸操作不当责任的借口。
四、输液的确有风险,但只要到正规医院诊疗,风险完全可以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自媒体文章截图)
输液过程中确实是有颗粒异物的,通常是指不溶于输液药物中的、肉眼看不见的、非代谢性的颗粒杂质[7],粒径通常小于50μm。这些微粒来自于药物的原料或辅料,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也有可能产生。这些不溶性微粒主要有玻璃屑、橡皮屑、晶体、纤维、活性炭、氧化锌、真菌孢子、药物结晶等。
这些颗粒异物不属于药物有效成分,但也一并进入血液中,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没什么影响,但也有报道因不溶性微粒超标而引起静脉炎[8]、肉芽肿[9]、血管栓塞[10]、热原反应[11],也可能导致肺动脉压升高、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病综合征、器官衰竭和其他血管物理方面的改变等[12]。
至于微粒致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体试验或研究数据能够证实。
实际上,《中国药典》规定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监测和限定标准,药厂要照此执行,药监部门也会对药品质量进行不定期的飞行检查;正规医院的医护人员,都经历了非常规范的培训与考核,以保证正确操作和较好地落实“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医院和主管部门也会通过管理来防止输液手段的滥用;事后还有药物不良反应上报机制,一旦发生问题,即可层层追责。
所以,到正规医院诊疗,风险完全可控,大家根本没什么可担心的。
五、输液新增液体最终会被排出体外,而不是憋在身体里
(自媒体文章截图)
输液的确会给人体增加液体量,但人体会通过出汗、排尿等方式将多余的液体代谢[13]出去,这在科学上早已被证实了,而不是自媒体文章说的无从考察。
至于所有输过液的人都会变胖变圆,这显然不是事实。以笔者在医院的工作经历来看,输液患者的体型多数都是正常的,没有人因输液而发生显著变化。如果说有变化的,也唯有浮肿这一种可能。但浮肿不是因为输液导致的,而是因为病人还有其他疾病,比如肾脏疾病、肿瘤等。当患者发生浮肿后,医生通常会给予利尿药或其他对症治疗,以减轻浮肿症状。
所以,输液不会改变人的体型,新增液体也会随着新陈代谢被排出体外,浮肿的发生另有原因。
总之,自媒体文章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逻辑上,都犯许多错误,即便是打着传统医学的旗号,很多说法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网友不可偏听偏信。
本文编辑:zolazhang
还有更多问题求真假?微信搜索“较真辟谣神器”小程序,点击“问答”,较真妹等着你~本文参考文献请见微信号“全民较真”发送的版本。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