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健康 > 正文

人造奶真的更好喝,更健康吗?

“人造肉”的想法最早源于火星计划,是为了解决宇航员在飞向火星的漫漫征程中吃肉的问题。在“寸土寸金”都不足以形容其宝贵的航天器里,通过细胞培养来直接长肉的设想有着相当的合理性。虽然火星计划遥遥无期,但转向民用“人造肉”却吸引了巨大关注。

如今“人造肉”的热度未退,全球经济研究网站MishTalk的专栏作家迈克·舍洛克又介绍了“人造奶”。

根据迈克·舍洛克的介绍,我想说:这个“人造奶”,或许只是一个技术游戏,或者资本噱头,并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

\

一、“人造奶”的优势很牵强

迈克·舍洛克介绍人造奶的优势有三点。

第一点: “人造奶最大的优势在于更加健康,它加入了母乳低聚糖”。

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如果“人造奶”的目标是模拟牛奶,那么就应该“牛奶里有的,加进去;牛奶里没有的,不能加”。母乳低聚糖是牛奶中没有的营养成分。如果“更加健康”是通过加入牛奶中本来没有的成分来实现,那么直接把它加到普通牛奶里进行“营养强化”,也就可以了。这个操作,就像有些牛奶里加入了维生素A、D而“更加健康一样”——这种“更加健康”,跟“人造奶”并没有什么关系。

另外两点优势是环保和动物福利。

牲畜饲养是温室气体的一大来源。从蛋白生产的角度说,饲养奶牛的方式对于水和土地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如果能够直接高效地用生物工程手段生产出蛋白,那么对于环保是有价值的。但至少在目前,用生物工程方式生产单一蛋白的成本都相当高,而牛奶蛋白还是由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组成。要想完全模拟牛奶中的蛋白质组成,所耗费的资源与能源还是否有优势,也就很难说了。

现代养殖业的工业化运作,受到许多动物福利者的批判和抵制。为了高效,动物们的生存状态与“自然状态”相差巨大,动物福利者们称之为“虐待”。“人造奶”不需要养殖动物,确实可以避免“虐待动物”的指控。不过换一个角度考虑,人类也完全可以用“人性化”的养殖方式来做。

二、“人造奶”的噱头,只在于避开奶牛生产牛奶蛋白

牛奶的主要成分已经很明确:蛋白质、脂肪、乳糖以及其他一些寡聚糖、酶、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

“人造奶”是用生物工程的手段生产出牛奶蛋白,然后和牛奶中的其他营养物质一起加入水中,进行均质化,从而生产出“牛奶”。这也是 “人造奶”的噱头——蛋白质是生物工程手段生产的,不用养殖动物,也不用种植物。

“生物工程手段生产蛋白”的优势在于直接、可控、纯度高。跟种植植物或者养殖动物相比,通过基因重组然后让微生物表达的“生物工程手段生产蛋白”方式,在分离纯化方面会非常容易。所以,在需要高纯度蛋白的药物、酶以及生物试剂等领域,通常就用“生物工程手段”来生产。

而食用蛋白则不同。不管是鸡蛋牛奶还是大豆,蛋白的生产效率都很高,而食用的时候又不需要昂贵的分离纯化操作。不管是哪种食用蛋白,都是多种蛋白质分子的混合物。要用“生物工程手段”把它们按比例生产出来混合成“天然”的组成,其难度比生产组分单一的药用蛋白还要高得多。

用“生物工程手段”去生产牛奶蛋白,就像用生产瑞士手表的加工设备,去生产一个计时的沙漏,事倍功半,除了“炫技”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

三、 “人造奶”能够模拟牛奶的风味吗?

虽然“风味口感”是很主观的体验,但不同奶牛、不同饲养条件、不同加工工艺处理的牛奶,“风味口感”确实会有明显的差异。

牛奶的口感主要来源于脂肪的含量。另外,奶牛饲料中的一些风味物质会进入牛奶中,对牛奶的风味产生明显影响。比如吃玉米或者青储饲料产下的奶,风味会比吃青草产下的奶明显要“淡”。

“人造奶”的口感可以通过调整脂肪的组成和含量实现“高度仿真”,而风味就要看以什么样的“牛奶风味”为目标了——如果是通常意义上的“奶香”,目前对其分子组成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想要“调配出来”基本上也只能依靠许多消费者痛恨的“牛奶香精”了。

至于某些报道中特意提到牛奶中含有的活性物质,其实并不重要。活性物质并不是牛奶中的精华成分,而且这些活性物质经过加热和消化,能否有活性很难说,成年人也不需要通过食物来获得这些活性。

四、如果只是模拟牛奶的营养价值,那么“植物奶”早已成熟

所以,“人造奶”并不是像火星计划的“人造肉”那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培养出肉来。它“人造”的只是蛋白质,而其他的成分,比如脂肪、乳糖、维生素、矿物质等等,也还是“人为调配”的。

这样的牛奶,在营养组成上可以高度“仿真”,但在风味上很难模拟。

如果仅仅是在营养上“模拟”牛奶,那么完全不需要通过那种事倍功半的方式去生产蛋白质。

人体摄入蛋白质是为了满足氨基酸的需求,而高效满足人体氨基酸需求的并不只有牛奶蛋白。分离大豆蛋白,或者其他不同植物蛋白的合理搭配,也可以高效地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也能同时同样解决“环保”和“动物福利”问题。

总之,加入牛奶中的其他成分进行调配而得到“植物奶”,完全能够实现“人造奶”的几点“优势”,而且成本很低。这样的“植物奶”,其实早已成熟,在市场上也存在多年。

本文编辑:marthaywang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