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人类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时间已接近百年。尽管历史久远,但仍有不少糖友对胰岛素治疗抱有偏见,拒绝注射。
适时采取胰岛素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甚至还可能逆转糖尿病!
有人觉得胰岛素治疗会上瘾,一用就是终身;还有人觉得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手段,是迫不得已时才会采取的方法……事实上并非如此,
胰岛功能减退
及导致了2型糖尿病的发作。对于部分2型糖友来说,糖前期时为了将血糖控制回正常范围,胰岛会迫使自己高强度工作,大量分泌胰岛素,但这样反而会加重胰岛的损伤。
利用外源性胰岛素来调节体内血糖值
如果这时候,糖友们可以趁机给胰岛“放个假”,让它休息一段时间,,那就可以让超负的胰岛细胞得到时间自我修复,,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可有的人甚至可以就此。
那么究竟是哪部分糖友、在什么时期可以用此方法来保护胰岛、逆转糖尿病呢?
初发现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又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的糖友
,可在此时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
处于糖前期、胰岛功能差、血糖波动大
临床上的应用已经证实,这些的糖友,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就能得到有效控制,血糖值明显降低,起伏趋于稳定。
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一大利器,在临床诊治中,除了上述血糖过高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之外,以下这几类糖友也宜采取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人
通过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降糖药的作用原理是,从而降低血糖。而1型糖尿病人因,,所以必须采取注射外源性胰岛素的方法来降血糖。
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人
超过10年
病程时间的糖尿病人,胰岛功能基本处于“衰竭”状态,如果通过血检测定,那就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来帮助控制血糖。
处于紧急情况的2型糖尿病人
合并有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人若,如脑卒中、心肌梗死、酮症酸中毒等,或者是,如严重感染、手术等,都需要使用胰岛素,待病情稳定后再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妊娠糖尿病患者
大分子肽类物质
口服降糖药会随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可能对胎儿健康造成不利;而胰岛素是一种,不能透过胎盘屏障,所以妊娠糖尿病患者更适合采用胰岛素治疗。
口服药血糖不达标者
2种或2种以上
在采用有效生活方式干预,并已经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血糖仍明显偏高者,也需要换用胰岛素治疗。
1.选好注射时间
不同的胰岛素最佳的注射时间也有所不同
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并不是随意的。目前糖尿病人常用的胰岛素有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
速效胰岛素:
餐前5~10分钟
起效迅速,一般10分钟左右就能见效,约1~3小时达到峰值,作用时间较短,故一般建议在左右注射。
常见的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
短效胰岛素:
腹部
起效时间在15~30分钟左右,2~4小时达到峰值,持续时间在5~8小时左右。如果注射部位是,因其吸收较快,建议在注射;如是等部位,则建议时注射。
诺和灵R、优泌林R等均属此类。
中效、长效胰岛素:
选择一个固定时间
中效胰岛素的持续时间为24小时,长效胰岛素的持续作用时间可达24~36小时,故使用这两种胰岛素的糖友每天注射即可,如早餐前30~60分钟。
常见的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N、优泌林N等,常见的长效胰岛素有甘精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等。
注意:
上述的注射时间只是一般原则,糖友仍需。如早上注射长效胰岛素后,发现第二日的空腹血糖不稳定,则可以改在夜间睡前注射。
2.控好注射剂量
首先,胰岛素一次的注射剂量不宜过多
。以中效胰岛素为例,如果每日用量超过,那就最好,如早餐前注射2/3,晚餐前注射1/3,这样既能避免低血糖,又能让药效发挥更稳定。
其次,胰岛素使用剂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进行胰岛素治疗之后,部分糖友的胰岛功能可以得到一定改善,,此时如果按照固定剂量注射也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另外,当糖友有等情况时,往往需要,否则血糖控制不住。
定期监测血糖
所以对糖友来说,胰岛素注射剂量需要根据病情灵活变化。糖友在胰岛素治疗期间一定要,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以达到理想的降糖效果。
健康说
无针注射器
有些糖友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是因为它注射时不仅会产生痛感,还可能导致皮下组织增生等问题。不过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出现了一种,它能通过高压瞬间将胰岛素变成液流,喷射到皮下,,安全又高效,有条件的糖友们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