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短夜长将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也将逐渐加大,气温不断下降
一转眼就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秋分过后,。
中医常说“夏季过后无病三分虚”,秋分后正是最容易生病的时节。不少中老年糖友会明显感觉到身体怕冷、抵抗力下降,感冒、头痛、咳嗽、关节疼痛等问题都会频发而至。那这个时节糖友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身体更健康呢?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旺盛而发声,秋分后逐渐阴盛阳衰,故雷开始收声。
二候蜇虫坯户。
“坯”即细土,秋分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子都开始往洞穴里钻,同时还会用细土封住洞口来抵御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
秋季干燥,雨量减少,水汽蒸发又快,江河、湖泊中的水量锐减,一些水洼及沼泽甚至还会出现干涸的情况。
气温逐日下降
由此可见,秋分之后的,一天比一天冷;,幅度可能高于以上。人体在经过盛夏高温后,可能一时无法适应这种天气特点,从而容易发生疾病。
呼吸系统、热平衡系统受损,皮肤免疫力下降
再者,干燥的空气及巨大的温差,会导致糖友,这才有了“夏季过后无病三分虚”的说法。
呼吸系统疾病
肺间质易发生损害,呼吸系统抗病能力较差
糖尿病人本身因微血管病变。秋分后气温下降明显,在冷空气的刺激下,糖友更易发生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等。
应对方法
保暖
秋分后应注意,尤其是要尤为当心,这个位置受凉最容易导致寒邪侵入肺部,引发感冒、发烧、支气管炎等疾病。
身柱穴
此外,糖友们还可以利用来预防秋季感冒、提升免疫力。不过,身柱穴位于,因需要针灸或艾灸方法刺激穴位,且穴位位于背后,所以最好去医院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
皮肤干燥
常言道“秋风瑟瑟”,阵阵秋风不仅将温度“吹”得越来越低,还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所以中医形容秋季的气候特点为“秋燥”。
口舌干燥、咽干、皮肤瘙痒、皮肤干裂、大便干结
糖尿病人因体内糖代谢紊乱,常会有多尿的症状,当水分补给不充足时,内脏、皮肤都会变得干燥。在秋燥的双重作用下,糖友更容易出现等症状。
应对方法
秋梨、荸荠、香蕉、百合、萝卜、银耳
采用食疗的方式从内补水,是缓解秋燥的绝好方法,像等都是润燥好物,而且也都非常适合糖友食用。
润燥五汁饮
取梨100克、莲藕100克、荸荠50克、百合10克、麦冬10克,洗净后放入榨汁机,加适量水打成五汁饮,每日饮用一杯,约5天左右呼吸道及皮肤干燥情况就能得到明显缓解。
涂抹润肤霜
从外部缓解秋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尤其是洗完澡后,为避免皮肤水分流失,更需要涂抹一些保湿的护肤产品,如等等,以改善皮肤干燥。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性高血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等,据统计,一半以上的糖尿病人都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可以说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人最大的“杀手”。
对于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而秋分过后不断扩大的早晚温差,更容易促使意外发生,糖尿病人、特别是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友更要特别当心。
应对方法
太溪穴
中医通常利用穴位按摩来保养心血管、预防疾病,如和就是常用来辅助治疗高血压、保护心脑血管的穴位。
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而。以略感酸胀的力度按揉这两个穴位1~2分钟,每天坚持可起到不错的保健效果。
另外,糖友们还可以通过饮用“神仙茶”来降糖、降脂、降压,疏风清热,养护心血管。
神仙茶
取桑叶5克、生山楂10克、菊花5克、枸杞5克、决明子5克、普洱茶5克,冲泡代茶饮即可。平时有大便不成形问题的糖友,可以将决明子这味药去掉。
除了上面这3种需要特别警惕的疾病之外,糖友们还需要做些什么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呢?
1.早睡早起
清晨比夏季更早起床
秋季,自然界中的阳气由盛转衰,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需适应阴阳变化。,即便只早10分钟,也有利于阳气的舒张;,利于阴精的收藏,避免寒气侵入体内。而且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充足的休息也更利于血糖的稳定。
右侧卧姿,一手屈肘放于枕前,另一手放在大腿上,双腿微屈,全身放松。
睡觉时建议采取这样脊柱成“弓”形,全身肌肉可以得到更好的放松,胸部受压较小,不容易打鼾。
2.保养肺脏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秋季是养肺最好的季节,糖友们采取下面2个方法不仅能强健肺功能,还有利于全身健康。
①入夜含梨
夜间9~11点
是肺脏功能最弱的时间,晚饭一段时间之后,糖友可在口中含一片梨,待到刷牙时吐掉,就能起到补肺气、润肺脏的作用。
②蒸汽熏鼻
10分钟
将热水倒在一个茶杯中,然后用鼻子对准茶杯用力吸入水蒸气,约左右,。
3.热水泡脚
所谓“寒从足下生”,脚部保暖非常必要。糖友们每天用温水泡一泡脚,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强人的抗寒能力、增强疾病抵抗力。
控制温度
不过糖友泡脚时要注意,如果自己已经发生神经病变,对温度感觉不灵敏,那可以采用温度计或是让家人帮忙试温。,如果泡得过久,反而可能加重皮肤干燥状况。
4.穴位强身
大杼穴
被称为“秋分养生穴”,它对于秋分后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大杼穴的位置在后脖颈,。
促进气血通畅,缓解颈椎病、肩颈疼痛
用手按摩拍打10分钟左右,就能等问题,对秋季常见的等症也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健康说
人参、鹿茸、虫草
为了抵御冬季的严寒,秋分之后不少人就开始了进补。但对于糖友来说,等昂贵的中药材会,对血糖稳定不利,因此不建议食用。